艺术圈 文 唐元弘
艾敬是一名个体歌手,象崔健一样不属任何单位,只和演出或音像出版公司签合同。她自称是一名城市流浪歌手,象她的歌中所唱的那样:“有一只燕子在空中流浪。”
当初选择当个体歌手,艾敬并不像一些人说的是为了“减轻国家负担”,她只想自由自在地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敢于这样做当然也有她的自信。1969年,艾敬生于沈阳,有一个艺术气氛浓厚的家庭和天生的一副好歌喉。初中毕业后,进入沈阳艺术专科学校修读声乐。87年17岁时,艾敬考入东方歌舞团,只学了不到半年,就去了广州灌录个人专辑,开始了个体歌手的生涯。
当一名个体歌手,生活虽飘泊不定,可也潇洒自在,虽没有挣到什么大钱,可也是“生活过得不那么紧张”,当然也有为了几百块钱患着感冒去录音的经历。艾敬把这些年来的经历和感受悄悄地记录下来,便成了她的第一首首创歌曲《我的1997》。听完这首歌,也许同样生活在都市有着相似的感受,心里不知道什么地方就和这首歌发生了碰撞。听惯了香港流行音乐榜上的各种爱、恨、离别,这首歌面对这些人生问题的宠辱不悖、幽默自然的处理,使人有另一种感动。难怪在那本《我是王朔》的书里,王朔谈到崔健和艾敬,认为那是面对人生痛苦的两种态度,艾敬更贴近真实自然。
艾敬有着使许多城市青年羡慕的丰富经历。长年在许多城市之间穿梭往返。演过电视剧《情魔》拍过电影《五个女人和一根绳子》,行家一致说好:可惜政治原因,在大陆和台湾都未公演,对于唱歌艾敬更是情有独钟,有着这种经历的艾敬,还能踏下心来写词作曲,并且得到承认,这一点使人羡慕不已。
闯荡社会的经历养成了艾敬乐观爽朗的性格:你夸她鞋子好看,她会惊喜地把脚翘到案几上仔细给你解说。当然也养成了她不服输的性格:当应邀为《女友》杂志的读者题词时,艾敬说:“女人是多么复杂,怎么文学就这么简单!”当有人告诉她,甲骨文中的“女”字的象形是“一个人跪在地上”时,她说:“早就该站起来了”。女歌手中,她很佩服香港的梅艳芳,但正象她歌中唱的“没有想过一定要当梅艳芳”,她所佩服的,只是梅艳芳的敬业精神,至于在演唱风格方面,她希望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