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陕西汽车制造总厂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激发职工干劲,不断开发新产品,大胆走向市场,一举扭亏。去年,该厂年产汽车1901辆,比上年增加42.08%;销售收入达2.9195亿元,比上年增加27.39%;出口创汇239.6万美元。
该厂有职工6000多名,是我省唯一的重型汽车生产厂,也是我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三大主机厂之一。由于种种原因,80年代中末期以来,企业债台高筑,步履维艰,连续亏损4年。1990年9月,受命于危难之时的现任厂长张玉蒲,通过深入调查,同干部职工广泛接触,同领导班子成员达成共识:企业要扭亏只有转换经营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1991年4月召开的职代会上,他响亮地提出1991年大幅度减亏、1992年持平、1993年盈利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为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他们从强化经济责任制考核及分配制度入手,制订了不同岗位的经济责任制考核方案;对一线生产单位实行产量工资含量包干;对辅助生产单位和职能处室实行20%工资同奖金一起与总厂生产经营主要指标挂钩;对厂级领导、中层干部和一般处室管理人员实行风险抵押;对特殊部门实行不同形式的承包办法;分配上向一线和脏累苦险岗位倾斜;并在全厂对推诿扯皮现象实行了“投诉制度”;制定“质量奖惩条例”,奖罚分明等。厂领导和职能科室人员深入生产现场,及时解决问题。今年原计划生产1700辆车,为实现扭亏,增产指标向上调整了三次,但仍超额完成了任务。同时,该厂抓住汽车市场回升的机遇,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不断改进产品,做好上门服务和售后服务。近两年已研制出5种新型车型。目前,该厂已被国家确定为扩大出口企业。
(高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