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发生在夜间的感人故事

2023年09月26日

本月3日,一个春雨潇潇的周末下午。一位老同志呼喊着“好人呀,你们一定要表扬表扬”的话,来到了本报编辑部。怎么回事?老人老泪纵横地说:“西安煤矿机械厂职工医院的医护人员真真地是把病人当兄弟姐妹,舍弃一切拼命救治啊!”

过后,记者又进行了采访了解,噢,这是发生在夜间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3月28日晚9点55分,这位老人的女儿惠娟不幸因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大出血,已呈休克状态。西安煤矿机械厂职工医院护士王哓悦串门到其家发现后,很吃惊: “呀,再不赶快抢救,就没有命了!”她立即吩咐将病人抬往就近的他们医院,自己并三步当作两步奔向医院报告。当病人抬至医院,该院高院长已带领医护人员迎候在了门口。原来,当王小悦将有危急病人消息报告给高仰曾院长时,高院长立即拨响了各科医生家中的电话,并留下了未走的所有人员。住在家属区的医护人员接到电话时,有的已躺进热被窝,有的才走亲访友归来,但都在四、五分钟内小跑到达了自己的岗位。王体如副院长也风风火火地赶来了。刹那间,各科室均投入了正常运转。

经初步救治,病人有了一点点鼻息和心跳,但脉膊全无,血压为零。怎么办?并且,诊断结果是病人因宫外孕输卵管破裂腹腔大量溢血而导致血压迅速下降,如不进行手术结扎破裂之处,取出病人腹腔内的溢血,脑细胞和肾脏就会因缺血中毒而导致病人很快死亡。但是,在这样一个设备极其简陋,连血都没有的厂办医院里,开刀要冒多大风险,如失败要承受多少责任和压力呀!然而,如果让病人转院,病人极可能就在转院途中死亡。高、王两院长经过瞬间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下了命令:这位病人,我们救定了,不具备开刀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开!随之,一向以“抛掉一切,救人性命”为最高信条的李立大夫,在带病赶来的,人称“李一刀”的本院主任大夫、自己的父亲的指导下,果敢地举起了手术刀。

抢救中离不开输血。血从哪里来?司机单丙学二话没说,拉着化验员小强飞车去小寨血库求血。他俩仅用20分钟就跑了几十里路,从南郊血库取回了血。

病人的腹腔打开了,只见腹腔内溢满了病人身上一半的血液。在血管已变扁,输不进血的情况下, “李一刀”老大夫当机立断,让儿子李立大夫切开病人的脚部血管加压输血。

凌晨一时许,在十几名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紧张操持下,手术圆满结束了。病人苏醒了,被死神攥在手心的生命又活转过来了!聚集在手术室外的亲属的哭声顿时变成了欢笑声。

经历了这一切,自始至终目睹了医护人员抢救他女儿情景的花甲老人,怎么能不感慨万端,感激涕零呢?

本报记者 范国俊

上篇:科技兴国
下篇:深入学习贯彻《工会法》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力军作用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3/4/19930410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04/10/20612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