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治好咳喘病 造福老百姓

2023年09月26日

文/慕源

昂澳桉,人和名字一样,给人的印象总是难以忘却,不仅仅是因为他用精湛的医术解除了患者的痛苦,他高尚的医德和学者的风度,军人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感更是给人留下难忘印象的原因所在。

自从省内外各大新闻媒体分别对他在研究顽固性咳嗽哮喘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进行披露以后,患者们激动了,同行们震惊了,昂澳桉这个绕口的名字竟然响彻古城。乃至全国除台湾、西藏以外的二十几个省市每日往西安四医大校门对面光仁医院寄的信件就有几十封,恳求昂大夫为他们远方的亲人解除痛苦,而昂大夫更是不厌其烦亲自阅信,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而这些信处理完后往往是深夜二,三点,早晨一直到傍晚昂大夫更是没有休闲的时间,偶尔还得接待新闻记者的来访,因为他们知道,呼吸系统疾病是使世界医学界为之尴尬的六大疑难课题之一,昂大夫研究的成果,无疑是一个让世界医学界为之惊喜的奇迹。可是昂大夫太累了,他每日要和同事们一起接待很多的病人,晚上还要和顽咳研究小组的成员一起研究特殊病例的治疗经验,弥补不足。他为祖国医学增了光,添了彩,在世界顽疾攻克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38岁的昂澳桉看上去有些书生气,但他对人诚恳热情,对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的态度着实让人钦佩。昂大夫出生在风景如画的山东微山湖畔,父母都是朴实的庄稼人,他外公却是远近有名的郎中。当外公看到他教给澳桉的中药名歌和治病精要能熟背如流时,外公高兴极了,从此便留他在身边学医。外公去逝前,拉着外孙的手,将平生所有的行医精要、祖传秘方传给了澳桉,澳按很伤心,他忘不了外公的嘱托;长大了,要做一个好郎中,一个有用的好人。

高中毕业后,澳桉参了军,197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第四军医大学,在这里他学的是西医,可他对祖国传统医学深厚的感情促使他常常独自深夜去钻研,全国十大著名中医吴一纯是他的中医课老师,吴老师是陕西中医权威,在中医理论与实践上为他系统而全面地提高奠定了基础。

昂澳桉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就是爱看书,一有时间就往图书馆泡,在这里有各类医学藏书50多万册,杂志2000多种,他在这片知识的海洋里不断汲取营养,先后做经验体会笔记50多本,发表论文40多篇。

昂澳桉在选择读什么书方面与众不同,他专捡“文革”期间的书看,他认为那个时候,人们比较诚实,书上献出的秘方和经验都是真的,而近些年的医学书籍只能给人以启迪。

他还有一个特点,在选择医学课题方面,他专爱捡无人问津的疑难顽症来攻。

比如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哮喘之类的呼吸道疾病,一旦染上就会伴你一生,病人往往是在剧烈咳嗽、哮喘、呼吸困难、胸闷、气短中被慢慢折磨而死的,它决不亚于癌症给人带来的痛苦,而且这种痛苦往往也伴随病人的家属,使全家乃至亲朋都不得安生。目前的西医别无它法,顶多暂时用抗生素、激素和止喘药来维持,可往往适得其反,使病情加重,患者在这种痛苦中无奈地煎熬。

这种病真的就没有办法吗?昂澳桉就不信这个邪!

他在十几年的研究中发现,过去的中西医之所以治不好此病,关键在于没有找准病根,一味地用黄连和青链霉素、麻黄、氨茶碱等止咳化痰杀菌,却治不了根本。他认为顽固性咳嗽哮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内环境发生紊乱失调引起的,必须综合调治五脏六腑和内分泌、血液和植物神经系统。只有整个机体氛围内环境恢复到自然阴阳平衡健康状态,才能促使呼吸器官的气血运行正常,增强免疫能力,促使肺脏支气管的抗寒、抗微生物,和抗过敏能力恢复正常,才能从根本上治愈。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根据祖传的治咳喘秘方,并大胆加入了传统医学观点忌用的绿豆等结合现代中医精华研制出了六种名贵中药散剂“咳喘王”系列,该药一经问世,就以其显著的疗效征服了患者和同行。也充分体现了昂澳桉新思路的正确性。

经过1800多例儿童和3000多例中老年人临

床运用,总有效率达到了98%以上,治愈率达到了93%以上。受到了广大患者的热情赞誉。昂澳按被称为“气管炎专家”、“咳喘神医”。受到了各界一致好评。

我们在采访昂大夫的这些日子里,碰到过不少令人感动的场面,曾有一位中年妇女挤过来激动地告诉记者:我叫杨克,住在北郊方新村48号。自从我患这倒霉的病已有二十几年了,我所在的工厂也倒闭了,经济比较困难,这些年为了看病还借了一屁股债,我对看病是绝望了,是邻居告诉我有个昂大夫,我抱着碰运气的想法来这看病,没想到一个疗程就止住咳喘了,现在我有了治好的决心,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昂大夫得知我经济确实困难,还和院方协商免了我的大半药费,我真是感恩不尽啊……说完,她竟哽咽着哭了。

象这样感人的事例,我们又怎能列举得完呢?一位患顽咳孩子的母亲在感谢信中是这样说的:自从这孩子得了这病,就一直揪着全家的心,病痛在孩子身上,心痛在父母心上,这些年,我们想尽了所有的办法,跑遍大小医院,就是治不好孩子的病,真急死人啦,没想到您治好了他的病,孩子长大以后我们一定教育她象您一样,做一个济世为民的有用之人。

在昂大夫的咳喘专科,象这样的感谢信有一袋子,满墙的锦旗和一叠子新闻报道足以说明他的事迹是无法描述完的。但是可以告诉大家,在给昂大夫的感谢信中不乏大医院退休的老主任医师、院长、卫生所长、护士、药剂师、工程师那样的同行。

当我们让昂大夫谈点什么时他说:“我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离不开研究小组每个成员,没有帮助我的同事们,我什么也搞不出来。我们之所以研究这种药,就是要宏扬祖国传统医学,填补世界医学这块空白。最主要的就是一句话:治好咳喘病,造福老百姓。” 

上篇:汉中小姐张璐
下篇:我看《菊豆》之败笔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3/4/19930417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04/17/20632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