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刚 张原生
宝(鸡)天(水)铁路从狭窄的山岩里伸延出来,然后分出一条通往更深山的坳里的专用线。在这个分界处,有一座不为人注意的小站,这便是全铁路最小的车站之——坊塘铺。
坊塘铺车站只有十名职工。受地理环境影响,连电视都收不着。但就是这样一个小站,不知从何时起,职工们自发地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绘画、书法、根雕、气功等等,这些商雅的嗜好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汶德全对“线”有着特殊的感受。他的临摹画儿以线做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他把每一笔都视作往返于眉县的家,什么时候回,什么时候不该回,都要从整体利益上考虑。他十多年来坚持作画儿,在坊塘铺干了十多年。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所走过的路也正是一条无波动的线。
汶德全会画。尤其“虎”画儿特招农家人喜爱,所以坊塘铺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大名”。与汶德全比,张彦明可谓“门前冷落鞍马稀”了。他好摆弄“根雕”!
如果说汶德全的宿舍靠了画儿装点,那么张彦明老师傅的“陋室”却是由这大大小小的根雕作品构筑的。室内的板凳、衣架等等,目光所及,无不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自然美。
张师傅年过半百,当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岁数啦!可他就是爱这许多人不爱的坊塘铺,就象爱这根雕制作。所以从选型到一刀一锉地加工,就象在值班室接发列车那样细致,那样认直。
坊塘铺有三名党员:一个张彦明,还有一位善作动物标本的老孙师傅,另一个便是站长会气功的樊小明。
樊站长当时学气功时,也许没想到这一招还会给日后的工作带来帮助。
小孙师傅刚从一个有多种经营收入的车站调来时,起初还有些想不开。樊站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一天,他有意识地从练气功的“心无杂念”讲起,讲到“有意识的锻炼”时,这位很有悟性的小孙师傅顿时跳了起来,他抓着樊小明的双手说:“老哥,现在起,你就是我的师傅啦!”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不但站上成了“小沧州”,就连远在其它站的许多人都成了这位樊站长的徒弟。人们敬重他,不仅是他用气功免费为许多病人解除了病痛;更重要的是他对工作、对同志的那份诚挚的爱心。
汶德全说:“如果没有对临摹画这种爱,我在这儿是待不下去的”;而张师傅在根雕中找回了失去的青春;眼前这位樊站长没有吭气,他也有爱呀!
是的,坊塘铺是一种境界。她带给这个站十年无事故,创造出了一个团结、进取的集体。
(双木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