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栋·
全国总工会近日一项调查表明,1988年前受表彰的一万多名全国劳模中,已离退休和逝世人数占50%以上,相当一部分劳模收入偏低,生活困难。另一方面,劳模的社会地位降低了,其境遇今不如昔。此情此景,令人忧虑。
曾几何时,劳模的事迹不仅出书、出连环画,还搬上小学课本、电影和戏剧舞台,劳模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成为全社会的学习榜样。可近些年,宣传、学习劳模的风气日益淡薄了,不少企业劳模的奉献精神被讥讽为“冒傻气”,甚至招来种种非议。众所周知,劳模是工人阶级队伍中的先进分子,是无私奉献精神的化身。他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着无可估价的精神财富。劳模地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风气。特别是在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更应更加重视劳模的作用,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如果这些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劳模的生活水平每况愈下,社会地位得不到保障,而那些靠投机钻营,巧立名目,只知索取不讲奉献者,却大发其财,春风得意,这无疑会助长“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潮的泛滥。
因此,笔者不禁要大声疾呼:让关心、爱护,尊重劳模之风气再浓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