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明/文
不知是哪个遗传基因发生了变化,上溯祖宗三辈均系清一色“平头”的我们夫妻二人却有个有点“官瘾”——想当班长的儿子。
儿子刚上学就想当班长。他说,当班长真神气,全班同学都得听班长的。
每当新学期开始,儿子放学回家最多的话题总是×××当了班长。你呢?我们问道。没有当上,儿子的回答倒也直言不讳。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我们只好安慰他:你比同学们的年龄小,真当了班长,也管不好同学们的。儿子听了眼睛一挤,脖子一挺不服气地说,我的学习最好,谁学习好才够当班长的格。
是的,儿子的学习确实好,每次考试都是前三名。儿子的学习从不让我们操心。他还特别爱看书,因此作文写得特别好。老师在本子上批的全是“优”。有次无意中翻看儿子的作文,看到儿子笔下的我们被描写得维妙维肖,令人哑然失笑。甚至连我们不易察觉到的毛病也刻画得入木三分。从那时起,我们夫妻二人就特别注意纠正儿子作文中描写的我们“不够格”的地方,以保持“父母尊严”和“君子风度”。
前几天,儿子放学回家又唱又笑、又蹦又跳。问他有什么高兴的事,儿子神秘地说明天才告诉我们,可没过几分钟便又自动“坦白交待”了:他当了班长。细一打听,原来他们班长因病请假,老师让他代理两周班长。代理班长也是班长。我们为儿子的“理想”初步实现而高兴,除了鼓励他一番外,还特意去新华书店让儿子挑了套自己喜爱的书。
儿子八岁多上三年级,想当班长也当上了班长,虽说只是个“代理”班长,终于改写了祖上皆“平头”的“不光彩历史”,也为做父母的脸上“添了色”,因为“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