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玉/文
人到老年,没有不希望晚年生活能过得更舒心、更愉快的。然而令人遗憾的却是:有为数不少的人在步入老年生活后,却频频陷入生活的误区。
为子女献余热。为使子女得到最大程度的物质满足,退休老人便最大限度地外出献余热,哪怕累倒累死也在所不惜。
生活不规律。打麻将至半夜不睡,日上三竿不起。胡子长了不及时理,衣服脏了自己不洗也阻止子女换洗,“人老了还讲究啥?”成了最好的“护身符”。
溺孙常护短。对于老年人来讲,孙子孙女成了隔辈人,那种疼爱之情自是尽人皆知。爱之深,疼之切,就常忘了爷爷奶奶们还应有的教育的责任。不光自己一味溺爱放纵孙子辈,就连他们的父母说上一句也不行,护“短”常到了极端的地步。
待己太吝啬。为儿女能豁出命去,对孙子孙女们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唯是常虐待自己:冬天舍不得买个烤红薯,夏日里买根雪糕也会觉得是破费……全忘了自己,是比儿孙体质更差更弱更需营养的平凡的人。
老年人在生活方面的上述种种做法,其心情人们是可以理解的,但凡事还应该顾及客观效果为好。无论是从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从赢得他人的敬重,从子孙自立成人的培养而言,都是无甚益处的。唯此,还望有上述做法的老人们能及早从这生活的误区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