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三连连冠”是怎样得到的?

——记咸阳陶瓷厂试验室QC小组

2023年09月16日

□杨国华

在咸阳陶瓷厂的科技大楼里,活跃着一支年轻的质量攻关队伍,他们就是原厂试验室QC小组。就是这支队伍,把“科技领先、开发新产品、降耗增益”作为科研工作的主攻目标,坚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收到显著的成效,连续三年被中国科协、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命名为“全国优秀QC小组”。6月5日,省总工会、团省委、省科学技术协会、省质量管理协会联合召开表彰大会,授于这个QC小组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三连冠”称号,授于QC小组长聂曼云为“陕西省质量管理小组金星组长”称号。

咸阳陶瓷厂试验室QC小组组建于1985年,共有技术管理干部和工人15名,平均年龄38岁,大多数人都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是一个敢想敢干,作风过硬的集体。把培养职工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和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为企业走向市场做贡献,作为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重点来抓。小组为每个成员发一册《QC基本知识手册》,采取个人自学和集中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使人均受教育128学时,受教育率和获证率达100%。为了使培训收到良好效果,他们在职工中开展了“QC知识答题竞赛”、“喷釉工岗位技术比武”、外出参加学术交流会等项活动,为深人开展QC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围绕生产难题组织攻关,群策群力收效显著。QC小组长聂曼云告诉笔者:全面质量管理,一要全员参加,二要实行全过程管理,三要形成制度,持之以恒。这个小组每月组织活动两次,每次都要考勤,主要在工余时间活动。1987年,为了解决卫生瓷乳白釉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试验室主任兼QC小组长聂曼云和小组同志查阅资料,走访用户,召开诊断会议,进行案例分析,成功地进行了“以锆代锡、降耗增益”课题研究,应用于大生产后,全年节支21万元。1989年,他们利用彩电废玻璃研制陶瓷釉,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使大板黄釉吨成本降低90%以上。1990年以来,这个小组快马加鞭,针对生产实际问题先后进行了“运用数理统计研制低成本釉面砖”和“低成本陶瓷釉的优化设计”等课题研究,使彩釉砖乳白釉完全甩掉了价高的熔块,降低成本50%。严格的科学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犹如一剂苦口良药,有力地促进了生产,为企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上篇:三段有个“傻老头”
下篇:结对子结出两朵花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3/9/19930904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09/04/14053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