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震惊西安古城的“7·13”血案中,见义勇为的好青年张成龙不幸牺牲。他的身后,留着一册精美的日记本,上面是他“诗一般季节、梦一般年华”的心迹记录,有他对歌星的喜爱和崇拜,有他18岁的青春秘密,还有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
在1992年9月,他以完整的文章结构,写了这样一篇特殊的日记。他在这篇日记中写道:生与死,自古以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是一个很困难的题目,我无法写好它,等吧会有一天我要写好它的。“生时酷似夏花,死时美如秋叶”。
没想到一年后,他用年轻的生命为这篇日记注入了新的内容,以实际行动写完了这个困难的题目。
热爱生活是张成龙日记的主线,他关于青春、友谊、爱情、人生的描写,始终都洋溢着一种向上的激情。在1992年9月23日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人活着,就是为了探索人生,寻找人生的真谛,这样才活得充实,才有意义。他还写道:即使人生陷入困境,道路坎坷,我不信靠艰苦奋斗战胜不了重重。困难。
人人都要睡觉,都不可避免地做着各式各样的梦,张成龙在日记中还写过他从梦中得到的启示:我爱做梦,但是真正记得很清楚的梦并不多。记住的梦,大多数是可怕的恶梦,而绝少有欢乐轻松的美梦。为什么?美梦并不容易实现,只有靠自己的不断努力,不断探索、追求,还要经过几番波折辗转,几番辛苦劳累,再加上自己坚定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实现。但在实现的同时,常伴有恶梦,这就是失败的教训。失败和教训并不是坏事,它可以激励自己,提醒自己,不断地鞭策自己作最后的冲刺。
从这些日记所表现的思想轨迹,我仍可以看到,张成龙的世界观,已经奠定了正义无邪、积极向上的基础。他的勇敢行为,不是看到同伴受伤时的一时冲动,而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对邪恶的憎恨所暴发出的义勇。他是一位见义勇为的好青年,是时代的骄傲。 (王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