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文
世界大千,奥秘无穷,值得人探索的题目实在不少:政治,经济,知识,修养,气功,飞碟,外星人……然而,也有专钻冷门的,这就是:缺陷——
有家报纸的周末版载文,说中国古代素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雅称闻名的四大美人并非十全十美,每人都有一种缺陷:西施耳朵小,戴上耳环弥补;王昭君脚大,不是三寸金莲,用拖地长裙遮掩;貂婵有狐臭,采摘鲜花加工成香水擦拭身体;杨玉环步履沉重,脚声震地,她身挂玉佩,走路时叮悦耳,分散别人的注意力……该文由此得出结论:耳环、长裙、香水及佩玉的发明权分别属于四大美人。
她们是否真有缺陷,文章白纸黑字,作者言之凿凿,似乎不容置疑。再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古训推理,也无须惊诧。后来又从荧屏中目睹“古城小姐”的评选实况,我更坚信:美人的缺陷不但古已有之,且于今尤烈。
评“古城小姐”,通俗的说法就是“选美”。于是,小姐们身着时装、泳装,频频登台亮相,展示身材;她们还亮喉舒袖,载歌载舞,真是多姿多艺。最能体现素质的现场问答开始了,有的口若悬河,对答如流,连百万数字都能记至个位,让人叹服。但是,有位小姐对“如果你结婚时钱不够怎么办”的提问,却说:“推迟,或暂不结婚……”按理,爱情与金钱孰重孰轻,这是早已解决了的问题,今天仍这样回答,她大失水准,观众更大失所望。
最煞风景的数“铜牌小姐”。她侃侃而谈,引用了一句人人皆知的名言,却念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威威(戚戚)……”台下哄堂大笑,倒彩声四起,她竟以为是赞许,并微笑点头致意,守在电视机前的我也不禁汗颜,无地自容。
美人,本意为容貌姣好的女子——那是把女性当玩物的“标准”。文明社会对美人的要求不仅指形体,还应是心灵、精神与社会诸因素的完美结合。这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在两千多年前说的:“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便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况且,“古城小姐”们的容貌形体尚不完美,再缺少学识及气质的内在美支撑,岂不更糟?
古代四大美人有缺陷,她们能避短扬长,巧加掩饰,故美名远扬。不知当代美人是否意识到了自身的缺陷?如果有自知之明,但愿她们不是遮掩(除非装聋做哑),而是加强修养,增进学识。否则,难免成了古书对彩虹的别称(美人),在社会的晴空里稍纵即逝。
“美丽的不一定可爱,只有可爱的才是美丽的。”这句西洋格言送给“古城小姐”当座右铭,我想是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