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
近日,听当外语教师朋友谈及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某食品厂生产的某牌海味方便面曾畅销一时,但其英文说明中却未涉及汤料中任何海味,倒是写了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词——癞蛤蟆肉(TOADMEAT)。无独有偶,某公司的专题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产品的英文说明书没有错误的不到50%,这里尚不包括修辞及语言习惯上的错误。真正达到完全正确的不足10%。
文字水平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修养和人口素质。笔者认为一般不外销的产品,还是莫披“洋装”为好。更莫要以错误百出的“洋文”,来显示产品的“价值”。否则,丢人显眼暂且不说,既羞辱国人,又遭洋人耻笑。这等欲速则不达的蠢事该休矣!时下,一些工商企业经营者都着力在产品包装上巧作文章,印上一串串洋字母,其目的仅仅是一种装饰点缀,以显示其产品的档次和身价。但往往忽视了关键的一环:文字翻译工作。大凡草草找几个初识洋文的人东拼西凑,将错就错,从而导致谬误百出、贻笑大方的丑闻频频曝光。
值此,向经营者进一言:请您慎重使用产品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