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文
看完《北京晚报》刊载的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散文《吵架——北京印象》,我们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提倡精神文明建设后的这么多年的中国,社会风气的每况愈下真是到了让人寒心、不可思议的地步,莫道人与人之情的手足亲情,就是连最起码的文明礼貌也丧失殆尽,怎能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莫大的悲哀。
坦率地说,我们决不是“丑陋的中国人”的心理,也决非故意丑化我们的同胞;但我们想说,每个人一生只有那么宝贵的、短短的几十年光景,人能碰在一起本身就是缘份,又何苦那么横眉冷对、刀口伤人呢?为什么不能给人以一点温情、一丝爱意?
从穿制服的海关人员到卖蔬的市井平民,为什么能对外宾彬彬有礼,而对自己的同胞倒气使颐指呢?难道中国人就不是人,就非得低外国人一等?这究竟是哪家的逻辑?一个看不起本民族的人,又怎能热爱自己的祖国。
将心比心地想想,一个海外游子刚刚踏上自己祖国的大地,就莫名其妙的让自己人来了个无从说起的里格儿楞。被公务人员奚落了之后,接踵而来的是又受到摆摊小贩的人格污辱,仿佛天底下的中国人专跟中国人过不去似地,难道我们中国人真地这么冷酷无情?
非也!但又的的确确让不光彩的行为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试想一个满腹委屈、到处受气之后又无处去倾诉内心的愤懑的海外华人,一个带着兴趣和好奇之心来中国走走的故乡人,走到家门口受到的竟是这样不公平的待遇,她下次还会来吗?她还能再想起这个“家”吗?
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世界。然而在本世纪末的今天,文化素质之差、服务质量之低、语言表达之次,实在是到了已让人无法容忍、无以复加的地步。北京人如此,全国的人、陕西人又能好到哪去?
欧洲和港台地区并没有人去号召“学雷锋”做好事,也不需要有人专门去引导教育他们什么;但社会风气、公共秩序之好,环境优美、工作效率之高、文明礼貌、待人处事之佳,又的确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讲尊老爱幼、讲尊师重教、讲礼貌待人、讲说话和气这么多年的九州国土,到头来至今仍乃一纸空文、啥用不顶,真是让人由衷地感到当代人在文明礼貌的领域里,确实是上愧对祖宗,下负疚后人。
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卖菜的小商贩不但丢了北京人的脸,也丢了整个中国人的脸!可以想象:一个文化水准低下,道德品质沦丧的民族,又怎能空喊口号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又怎能以高科技、高水准去跨向二十一世纪?
我们呼唤文明,同时也扪心自问,要想改善社会风气并使之好转,只有从以诚待人,弘扬仁爱,讲究文明礼貌,提倡社会公德等诸多方面入手,并切实为之下大力气;如果不能替人分忧解难,那起码也不去故意刁难、恶意中伤自己的骨肉同胞、姐妹兄弟。
当然,这不妨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我们大家,从每一个市民、从每一个诚实善良、胸怀坦白的中国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