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萍
今年3月1日,是秦俑博物馆值得庆贺的日子,考古队从此开始发掘秦兵马俑二号坑,这也是人们多年来翘首以待的事。秦俑三坑,一、三号坑已经发掘,其面目已被世人了解。二号坑是个什么样子,人们迫切想知道。因此,发掘二号坑时,举行了盛大的庆典。
庆典过后,秦俑考古队按步就班地依照考古规程,对二号坑进行发掘。他们把二号坑划为24个20×20m的探方,第一步先发掘四个探方,计1600m2。约需三四个月便可至文物层。现在,发掘工程已进行了半个多月,正在清除四个探方的表土。在考古工作者辛劳之时,我们来看一下二号坑出土的牵马骑士俑。这些骑士俑集结在二号坑的第四个单元,属于第二步考古发掘计划中的事,如果顺利,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发掘。
1976年4月,秦俑二号坑被发现。当时曾进行了试掘。试掘中出土了一些文物。牵马骑士俑,便是其中最宝贵的一组。按试掘推算,二号坑中的牵马骑士俑共有116组,每组有一骑士牵一战骑,这便是人们称之为的牵马骑士俑。它们四路一排,集结在二号坑后部的北侧。骑士身穿短褐,外套紧身铠甲,护着前胸后背及双肩,腰束革带,足蹬轻便皮靴。头戴小皮帽。帽两边有带,结于颚下。整个装束轻便、劲捷、灵活、潇洒。骑士身高1.80米,身材健壮,但不臃肿。骑士与战骑并排,站在战骑的左方。战骑高1.72米,身长2.03米,双耳短促,尖如削竹。腿长臀圆,胸部饱满,劲健有力。尾鬃辫成大辫,显得轻捷骏逸。背上有鞍,头套络头,平静而自然。这便是秦军骑士英姿的生动写照。
从这组雕塑看,它正说明了秦兵马俑写实雕塑艺术的成熟。古代对骑士的体质要求是很高的。古代兵书《六韬》中说,武骑士要年龄在40岁以下,身长7尺5寸(合今1.63米)以上,壮健捷疾,超群绝纶等。秦代雕塑家以严格的写实手法,雕塑了秦代武骑士的英姿。它的面部眉棱突起、高鼻、合唇,唇上八字胡须丝丝不苟。这是一位训练有素的骑士形像。战骑的挑选,《云梦竹简》中说,蓦马要5尺8寸(合今1.34米)以上。这件陶马,雕塑得完全符合一匹良骥的要求。它方头大眼,鼻孔圆,口微张,双耳中间留着一绺鬃毛,整个身材,符合秦代相马专家伯乐写的《相马经》中对良马的要求。这是我国古代雕塑品的杰作。它是写实的,但又不刻板,而是给实物以生命,使它有了灵魂和感情。骑士的面部表现出了一位忠于职守、自信孔武的军人形像。而战骑的神态,是一付听命于骑士,准备奋蹄奔腾的状态。两件作品,合为一组,有主有从,完美、统一、合谐,不愧为古代艺术珍品。写实艺术在这里得到了升华。
牵马骑士俑的出土,也为研究古代的军事制度、兵种组合以及骑兵阵列,提供了重要的丰富的实物资料。这大约也就是一开始发掘二号坑便引起轰动的一个原因吧。
牵马骑士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