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西安名称的由来

2023年10月10日

文/刘武红

西安地区地处沃野千里,物产丰富的关中,四周皆有山川险隘作为天然屏障。由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历史上先后有12个王朝建都于此,各都城位置几经变迁,城名也曾先后有丰镐、咸阳、长安、西京等之称,西安城名的由来,还需追溯到秦朝。

战国时期,秦的势力范围发展到关中大部分地区,都城先迁都栎阳,后迁都咸阳(西安西北)。秦统一全国以后,咸阳就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秦代末年,刘邦、项羽相继入关,秦王朝顷刻瓦解。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整个咸阳处于火海之中,堂堂一代帝都,顿时化为灰烬。

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战败了楚霸王项羽后,建立了西汉王朝。由暂住地栎阳更都长安。长安本是秦咸阳郊区一个乡聚的名称,西汉建都这里以后,才成为都城的称谓。

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龙首原的南麓另建京都,改称大兴城,三年(公元583年)迁都于此。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又将隋大兴城改名长安城,取长治久安之意。后来又名京师城。之后又有西京、上都、中京之称,但习惯上均称长安城。

唐末,长安城屡遭兵火。农民起义军叛徒朱温胁迫昭宗李晔迁都洛阳。长安城尽管废不为都,但仍为控制西北和西南的重镇。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以韩建为佑国军节度使镇守长安。为便于防守,韩建废弃宫城和外郭城,“重修子城(即皇城)、南闭朱雀门、又闭延喜、安福门、北开玄武门,是为新城”,“新城”以后历经五代、宋、元诸代,城名几经更改,最主要的是宋代改名京兆府,元代先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后又改为奉元路。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次年朱元璋派右丞相徐达进攻奉元路,平定西北。徐达攻克奉元路后。因奉元路原名“安西”,即改称“西安府”。此名暗含西部疆土平安之意,今西安城亦由此得名。

上篇:徐帆:一只羽翼日益丰满的“九头鸟”
下篇:世界杯赛活见证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4/3/19940326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3/26/29098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