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尖
日前同几位班组长聊天,说起治组之道,其中两位却不约而同地道出了自己的“铩手锏”——让少干或不干活。听后,我惊愕不已。岂料他们笑我孤陋寡闻。经打听,才知这种现象并非个别。
我们说,自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尤其是随着“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分配制度的逐步落实,过去分配工作时那种“你推我让”的现象已完全被“你争我抢”所替代。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掌握工作分配大权的班组长,绝不能用不让组员干活的办法来治组员(对个别工作上挑肥拣瘦或无故不服从分配者,则另当别论)。要知道这种做法,说轻了是个工作方法问题,或是让某个人少拿几个钱的问题,说重了是剥夺职工劳动权力、侵占职工利益的问题。
其实,职工想多干活或争着枪着干活,是新形势下班组工作的优势。作为班组长只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想方设法引导和保护职工这种生产积极性,才是明智之举。那种动辄把不分配工作当作“铩手锏”来整人的做法,是侵犯人权的表现,是站不住脚的,也是治理不好班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