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实行“四个制度”加强班组民主管理
免工
我们褒河桥隧工区自从1986年成立民管小组以来,坚持实行“四个制度”,狠抓民管工作,使工区连年质量良好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和指标,连年被段、分局、局命名为“标兵班组”、“安全生产先进班组”、“先进工会小组”等光荣称号。在民主管理方面,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实行全员民管会制度,落实民主管理职权。在1986年以前,由于没重视民管工作,民主管理职权得不到落实,导致职工有章不循、纪律松弛,班组实行“家长式”管理,工长既要抓生产,又要管生活,有关职工切身利益或奖惩不通过民管组而一锤定音。结果是工长忙得团团转,职工只管干,工区乱糟糟,工人有意见。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首先从抓制度入手,1986年由车间工会牵头,召开工班长、职工代表联席会,制定了民管工作细则,由职工直接选举了民管组长,还拟定了民管组职责、制度、工作范围等。从此,班组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民管会,其主要内容有:贯彻落实段、车间职代会决议,听取职工代表述职;审议工班长当月汇报和下月安排;通过工区各项制度的修改方案;决定浮动工资及奖金分配办法,提出对职工奖惩的决议;民主评议工班长。例如:班组职工的浮动工资分配,工区在执行时通过民管会按当月实绩评分,对工作认真、完成任务好的职工进行加分奖励,反之扣分惩罚,以达奖优罚劣之目的,使职工心悦口服。
二、实行民主座谈制度。坚持工班长与职工每季度一次的座谈会。发动职工,针对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座谈。如:我们实行包工工资后,组织了一次座谈。男职工普遍反映:细则规定50元浮动过高,男女因体质上的差别,决定了男同志较女职工干的活多、重、脏,但出工记分一样,男职工不乐意。依据这一情况,我们及时反映给车间工会,听取职工意见,最后决定将50元浮动降为45元,男女职工出工分别按10分、8分计分,工作上的好坏在月评时再予以平衡。民管组成员向职工说明解释,辅之于思想政治工作,消除了职工顾虑,使他们相信,只要干好本职工作是能够得到合理报酬的。
三、实行合理化建议制度、激发职工主人翁精神。1988年经民管组讨论,确定每月1日为“假如我是工班长”献计献策日。每次活动我们都层层发动,组织职工围绕安全、生活等方面,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并把落实情况反馈给职工,经民管组讨论后予以奖励,调动了职工提合理化建议的积极性,激发了职工主人翁精神。去年我段上无缝线路,需更换管内七座桥的护轨,当时面临天气热、任务重、路途远、人力少等困难,在活动日里组织职工提合理化建议,田伟民等三名职工提出巧制护轨梭头的建议,原来我们是用钢锯锯,时间长且耗费锯条、浪费人力,他们提出改用气割后打磨的方法,经采纳试行,结果提前30天完成了任务,质量优良,受到了工区嘉奖。
四、实行目标共保制度、发挥职工主力军作用。每年年初,我们通过民管会制订出班组的一系列管理和生产方案,确定当年的奋斗目标,运用方针目标管理模式把工区的总目标按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个人。根据分解项目拟出工区争先创优、年度保证体系。每月按照方针目标结合经济责任制考核评定,并将生产任务等10个主要项目的考核结果用三级台阶公布上墙,使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找有差距,每人每月一张的“个人工时定额考核月计单和职工考评表”成了职工的活档案,并把它作为职工评先、选优、晋级的主要依据,既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又杜绝了职工混日子,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在管理上达到了标准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形成了较完整的目标共保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