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光
近年来,在咸阳纺织城里,曾被称之为“家庭妇女”的女性逐渐多了起来。她们中大多数都是曾在金梭银纱中穿经引纬的纺织职工,除了一些40多岁的中年女职工以种种借口提早退休外,一些30岁左右的青年女职工也心甘情愿地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心安理得地步入了家庭妇女的行列中。
年轻的家庭妇女面面观
刘莹原是某棉纺厂的女工,早几年她的丈夫承包了一家商店,如今财大气粗,就不让妻子去上班了。“咱们家有的是钱,何必去起五更睡半夜地受那份罪呢。”于是,才28岁的刘莹便辞了职,在家里专司家务,侍候老公孩子,闲时逛商店、搓麻将、看电视、织毛衣。她觉得这样轻松自在,挺惬意的。
而女青年王萍却是由于厂里不景气,下岗回家的。每天在家里做饭洗衣料理家务,抽空揽点纺织毛衣的活儿干干,王萍觉得心里挺憋气的。她委屈地说,我才不想当什么家庭妇女呢。可厂里进不下原料,生活难做,把咱“开贬”回来了,不在家呆着当家庭妇女又有啥办法呢?
文瑛原是车间的技术尖子,曾参加过省纺织系统技术比武,还拿过名次呢。可自从结婚后怀上孩子,她就再没有进过车间。如今孩子都5岁了,可她还不想上班。文瑛并不喜欢纺织厂的工作,她不上班的理由很简单:“孩子没人看。”请个保姆吧,连吃喝带工钱,一个人的工资都不够打发。家里地方小,加个人吃住都成问题。“算了吧,还是咱自力更生。”
肖敏成为家庭妇女,缘于在大宾馆工作的老公“高见”“人家国外都是男的在外边挣钱,女的在屋里管家,咱们也该学着点。不是说男人是耙耙,女人是个匣匣么,我看咱们也分分工,我给咱在外头挣钱,你给咱在屋里管家”。的确,小敏的老公挣钱不少,虽说小敏辞了工作没有收入,可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不过,小敏的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在岗的纺织女工如是说
柳燕(某棉纺厂闭路电视台播音员):我不赞成女人们都回家去当家庭妇女。改革的大潮为我们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遇,何不去潇洒地走一回呢?再说,成了家庭妇女,没有了工作,经济上没有来源,生活上不能自立,又哪能谈得上有社会地位呢?
建萍(某厂织布挡车工):“啥家庭妇女,说穿了,就是叫我们女人不要上班,回去专门侍候他们男人。想得怪美,没门!如今男女平等,男女都一样,为啥要叫我们辞职去侍候她们呢,我才不干呢。”
“当家庭妇女有什么不好”。说这话的青年女工吕娟。“人家能坐在家里不上班,那是人家的能耐。人家老公挣钱多,家庭经济宽松,能够承担得起。要是我老公有能耐,我也想辞职去当家庭妇女呢。”
“当家庭妇女,那妇女解放的口号不是白喊了吗?”女工小陶不屑地说,而和小陶在一个小组工作的玲玲却不以为然:“得了吧,你的观念也该更新了。如今‘铁饭碗’都变成‘泥饭碗’了,不定那一天企业倒闭,你不回家去当家庭妇女还想干啥?”
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诸多困难,纺织行业又处于大潮的低谷。昔日年轻娴熟的技术女工如今成了家庭妇女,这对企业来讲,不能不说是个严重的损失,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深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