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敏杰
对于企业职工来说,能有时间休息休息,或理理家务、或出门旅游、或探亲访友、或休闲休闲,岂不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可如今,对于某些不景气的企业职工来说,“休息”则成为一件十分苦恼的事情。“休息”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企业前景黯淡、效益不好;意味着职工放假待业、收入锐减……
据宝鸡市一家工会和经委调查统计,该区经委系统企业半停产或部分停产的企业职工几乎占三分之一。所属鞋厂220名职工,能够正常上班的只有30名管理人员。下属织布厂停产半停产已持续7年之久,115名职工只有30人上班,未上班的职工,当然不可能领全额工资,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了。驻该区国有大中型企业这种停产半停产、职工放假的事情亦不少。一省级大型纺织厂因原料涨价,资金不足等因素,面临着部分机器关机、部分职工待业问题。
对于这些停产半停产的企业职工来说,大多数人觉得很苦恼:从眼前计,收入明显减少了,意味着生活水平的下降;从长远计,企业就是职工“家”,“家境”不好,事关“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乃至前途命运啊!也有一些职工却“求之不得”呢,很有点幸灾乐祸,因祸得福的心理。他们这种心理未必毫无道理:如今社会,那里不可以赚钱?这些人,或年轻力壮,或头脑活泛,或办事精明,或有一技之长,他们趁企业放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或东奔西跑做生意,或与人临时搭帮闯荡市场经济,或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长,到处承揽活儿。这些人的进项,一般都大大高于在企业正常上班的工资和各种奖金。笔者曾邂逅过一位企业美工,他说起企业不景气,企业职工长期放假的情况,就很有点因祸得福的口气。也难怪,企业放假,他这位美工便充分施展自己的专业技术,干起美术装璜设计之类的事情来,如今这种行当在社会上吃香是很。春节时有关方面组织文化活动,搞社火大汇演,他给一家单位设计了一组社火造型,不到一周时间,便收入1000多元。对于这位美工来说,当然是放假好罗,这很有点“大河缺水小河满”的味道……
是啊,企业不景气,职工放假“休息”,有人高兴有人愁。但高兴的毕竟是少数人,大多数职工情绪不高:企业的前景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啊,他们切切企盼着自己的企业、自己的“家境”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