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火车上的一场“口舌”

2023年10月12日

小纪实  文/尹兴义

1994年5月29日,星期天。我从罗古村站上车,乘坐由宝鸡开往西安的534次列车。即将进入马崽坡站,列车服务员突然要旅客将北边的车窗关上。我很纳闷,大热的天,为啥要关车窗?列车停靠在车站北站台,乘车者骚动不已,约有半数的上车者背着、扛着大蒜,手提秆秤争先恐后拥向车门。我这时才明白大热天关车窗是怕卖蒜农民钻车窗发生意外。与我同座的旅客谈及卖蒜者如疯似潮水般钻车窗那乱哄劲,令人不寒而栗。

列车服务员胸有成竹地查验车票,去西安“闯市场”者买一两站的占多数,没有一位买到终点站,但却要坐到终点。于是补票与反补票的舌战宣告开始,不可思议的但确是现实发生的讨价还价拉开了帷幕。

“补票到西安,拿5元钱,就这还不算超重费。快!”列车补票员催促着。

“蒜还没卖,没钱补票,身上只带了1元钱,给你,我不吃饭就是了。”一个满脸冒汗一脸络腮胡须的农民不停的央求着:“你行个方便,放我这次,等把蒜卖了,再给你补票。”

就这样,喋喋不休的讨价还价在车厢此起彼伏。

忽然,“咣当”一声止住了车厢内的噪动,只见列车员提着一只破布包,顺手一扔,接着又踢了一脚,“咣当”声是秤盘与列车碰撞而发出的。

补票无望,往车下驱赶百十号人,势众难为。列车员灵机一动,于是大喊:“谁买蒜?便宜卖呢!”喊过几声,车内毫无反应。列车前行着,列车员开门、关门,一面迎送旅客,一面抽空吆喝着推销大蒜。是不愿趁人之危的道德观揪着人们的心,还是另有它因,满车竟无一人解囊买那贱卖的蒜。农民无钱补票,双方只得无可奈何地僵持着。

列车从咸阳站发出,列车员无计可施,只得将没收的杆秤还给“闯市场”者。一位纯朴的农民心疼而又感激地从装蒜口袋扒拉一些大蒜头装进小布袋偷偷捧给“恩人”,以表“心意”。

这批闯市场者一部分从三桥车站下了车,其余则到西安站。一下车,就紧随人流向着各自寻求的市场吃力而急迫地走去。

看到此,想起有35万元买一只宠狗而且堂而皇之地载入了“奇闻”的“轶事”。倘若他们看到这一幕“卖蒜者”与列车员的口舌时又该作何感想?

更不知这一带的好大蒜今夏用这种“闯”法能不能全部销出去。想到此,车到西安,我也该下车了。

上篇:终南山下养蜂人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4/6/19940628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6/28/29336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