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修治
四十多年前,天津解放,黄克诚同志要出任市军管会主任,进城时,一没骑马,二没坐车,只是步行而入,一个警卫员远远地跟在后面。黄克诚说,和天津人民初次见面,坐小车太“威风”了;群众如果叫我“黄主任”,那就隔了一层;唤一声“黄老汉”,多贴心啊!
黄克诚进城的这种方式是可亲可敬的,但又是不奇怪的。因为我们党和军队的领导干部都是为了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而战斗的,他们和广大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他们没有任何理由高居于群众之上,能经得起任何花花绿绿世界的考验。在进北京城的路上,毛泽东同志就说过:“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他把进城比做对革命者的一次考试。事实证明,我们考出了好成绩。陶铸在广东任省委第一书记时,下去调查只带秘书和警卫,坐上吉普车,无论走到哪里,没有任何声威。谢觉哉回到湖南宁乡,公安局长为了做好保卫工作,夜间睡在谢老房门口。谢老说:“这样谁还敢来找我扯谈呢?!”
在封建社会,为官者出任出行出巡,必然是旗帜招展,鸣锣开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百姓只好畏而远之,谁还敢挡轿挡车挡道。这是他们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当然,也有一些清正廉洁者,轻装简从,并不扰民。陕西三原人王恕,明英宗正统十三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曾历任英宗、宪宗、孝宗、武宗四朝。宪宗成化十三年,王恕出任云南巡抚,不带僮仆,单身赴任,沿途取给简单,不使地方有所多供。到任后,即出告示:“欲携家僮随行,恐致小民嗟怨,是以不怕衰老,单身自来。意在洁己奉公,岂敢纵人坏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1986年1月23日曾发出《关于领导干部外出活动接待工作的若干规定》,至今在一些地方尚未得到有效的贯彻。少数出巡官员,未去之前先打招呼;动身时车队浩荡,随行人员前呼后拥,有的甚至是警车开道。到了下面,地方干部一律作陪,陪吃、陪喝、陪玩,殷勤备至。他们听听汇报,做做指示,乐得肚满肠肥,然后拿上土特产而归。有的是离开一个地方,送行的同志送到边界,迎接的又早早地在边界等候。这不是腐败现象又是什么呢?
孟子说:“忧民是忧者,民亦忧其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领导和群众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我们应该有黄克诚同志进城的那种精神境界,永远不脱离群众,置身、置心于群众之中,这样我们的党就一定会大有希望,我们的国家就一定会大有希望。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