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武林
“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啦。”李春波寄给父母的一封家书的余波未休,又一封长长的家书抵达西安市所属企业老职工的手中。7月1日,《西安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已经符合退休条件的和临近退休时间的老职工,对此话题格外敏感。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凡刊有《西安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暂行办法》的报纸被人们抢购一空,大有洛阳纸贵之势,没有得到报纸的人,只好寻找各种途径获得其复印件。
激进派人士认为,观念必须解放,乘上头趟车没错。这些人身先士卒,积极递交了申请。他们觉得改革开放以来,经验已经证明了早乘车早受益。一个办理了离退手续的高级工程师说,我摸准了行情,这些年开发区早开发比晚开发要强,早合资比晚合资要好。既然是头趟车,肯定其中有些优惠的成份,以后则很难说了。
另一种踊跃退休的人员,大多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有的在向本企业递交离退申请的同时,又向另一家企业签定了聘用合同。此类人员都怀有一技之长,只不过借离退之际向本企业说一声拜拜.并不在乎养老金的多寡。他们一方面享受着本企业的住房等各方面优惠待遇,另一方面又拿着养老金,在别的企业里谋取更大的利益。《西安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暂行办法》对他们来说不啻是一个福音,因为他们可以一举三得。
还有一类职工举棋不定,他们不能确切地吃透政策,究竟是吃亏还是划算。毕竟,国家和地方各级政麻出台的政策过多,使人们产生了无所适从的感觉。很多企业的厂长与经理不无苦笑地说,我们做工作很难,职工向我们询问有关问题时,我们也拿不定主意,只好规劝职工自己拿主意,吃亏沾光都是自己的。若是我们劝职工退或不退,职工的利益受了损失我们担当不起,我们无法改变国家的政策。
有的职工持观望态度,等等再说。虽然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和方向不变,但是具体的政策会不会发生新的变化,人们却无法意料。这类职工比较稳妥、谨慎。在《西安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暂行办法》一文,第十九条规定:本办法自一九九四年七月一日施行。国家颁布有新规定的,依照新规定执行。人们所担忧的是,国家有无新规定出台,如果有,那么此办法等于白纸一张,和无效合同一样。退不退休,和职工的利益密切相关,所以人们的小心与谨慎不是无足轻重的。
还有一类职工,离开本企业工作无着落,而又不得不退休的。他们一来忍受不了心理反差带来的不适,二来又无事可干,休闲在家里十分不甘心。有一位从事有毒工种的女工,不到四十五岁就被企业强行退休,她痛哭流涕表示不愿退休。此类职工大多无文凭学历,又无一技之长,所以不愿意退休。微薄的退休金使他们度日艰难,休闲在家又使他们忍受不了寂寞。此类职工在离退人员中占着大多数。
人们对《西安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暂行办法》反应很强烈,所抱心态各异。总之,人们的心理越来越脆弱,承受能力愈夹愈差。稳定感和安全感的失落,使人们对各种出台的新政策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这种环境中,任何一个新的政策都将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