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读书人情结

2023年10月12日

□文/田建辉

记得爷爷在世的时候,曾珍藏着一本石板刻印的《百家姓》,书中每一个姓氏下面都绘有该姓氏祖先的半身像,注明祖籍和出身,或为官,或从武,或经商。我那田氏祖先双手捧着一本书,目光炯炯远视,一看便知是个读书人。尽管爷爷是个只读过几年私塾的农人,却总爱喋喋不休地讲,我们田氏祖先是个读书人呢,那语气颇为自豪。其实,我从小学读到大学,潜研经史,多少留意,也不见田氏出过哪个可让我附攀的大学问家,看来爷爷是有种莫明其妙的读书人情结。十七岁那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当了老师。那时恰逢国人从十年恶梦中醒来,精神的饥渴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读书热潮。我每月40多元的工资扣除生活费外,几乎全部买了书,为了购买当地书店买不到的书,我还向全国几十家出版社的邮购部求助,现在我的大部分藏书基本是这一时期所买。好几年的时间内,为了买书我的腰包总是干瘪的,甚至在生活上虐待自己,但当我看到书架上的书籍越来越充盈时,一个热爱读书的读书人的自慰自足自豪之情顿时油然而生了。

几年前在京读书,一位有名望的文学批评家曾感慨地说,读书人往往是命运多舛,一方面读书人注重于内心世界的构筑和人格上完善,于外部世界的适应性极差,难于入世人俗;一方面读书人视角独特灵魂敏感,易造成精神世界的脆弱和情感世界的无常,难于做人难于生存。当然,这位批评家所指的读书人是指达到一定境界的读书人。对于我,批评家还是谆谆教诲,要好好读书,好好做人。这可能是读书人的一种自我矛盾吧。

因此,多年来,我数次调动工作,辗转千里,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会把藏书视若家宝,从不遗落一本,不论住在多简陋多拥挤的房子,我都会把书柜放在一个堂皇的位置。

从小到大,我虽然没有受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训导,但父亲总对别人讲,儿子是个读书人,走到那里都放心。能理喻到父亲的放心是一种怎样的含义:一是放心儿子作为读书人会好好做人;二是放心儿子作为读书人,在世界上自有生存的余地。父亲的思想是一种最朴素最传统的思想。回顾已走的人生之路,我每跃上一个新高度,正是一本本的书为我铺就了一个个台阶。即使在人生的沉浮中,在精神的磨难中,在命运的暝濛中,也总是书籍给了我最大的慰籍和希冀。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读书人买不起书了,而买得起书的人却不读书,充其量买一些精装本豪华本装饰居室;越来越多饱有学问的学者们望书生叹,而许许多多不学无术的书商、掮客、投机者却一本又一本著书立说,且满世界销售。但不管这个世界怎样变化,作为读书人,书还是要读,而且要读好书;人还是要做,而且要做得有人味。对这一点,虽九死其犹未悔。这算是读书人的大彻大悟吧。

上篇:新居装修百味录
下篇:差点后悔一辈子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8/09/29437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