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永中
“是他——”,我指着11月18日《西安晚报》上的那幅照片激动地大声叫道:“残疾青年李军苦心钻研绘画,终有所成!”照片下面的文字说明这样写道:李军的多幅作品被送往美、日、法等国展览,被人们誉为“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对此,我深有感触。
那是今年国庆节,我经不住女儿的苦苦纠缠,领着她去兴庆公园游玩。对于公园里的美好景色,我的兴趣不是很大,只是心不在焉地走着,不觉来到儿童乐园入口处,看见那里围着一大堆人,我好奇地挤进去,原来一聋哑青年正在给游园的人们作画,他手执钢笔,在不大的一张纸上任意挥写,走笔如行云流水,如经纬穿梭,那熟练的笔法,流畅的线条,一下就抓住了我的心,只需五、六分钟,一幅钢笔人物速写便跃然纸上,神形兼备,惟妙惟肖,再加上那一笔呵成的空心字,更是倾倒观众。女儿好容易排到跟前,让他作了一幅,我视如珍品,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拿回家挂在醒目之处,每当来客,我都要炫耀一番。
作画在中国可谓人才济济,为什么我对他情有独衷。原因是很显然的:一个残疾人,不靠任何资助,而靠自己的勤奋拼搏,追求着人生的价值,实在可敬、可尊。我常常思索着:社会上残疾人取得成就的事不胜枚举,他们为什么能做出一番事业,而有些身体健全的人却碌碌无为呢?这主要是他们身处逆境。逆境既是阻挡弱者的大山,也是冶炼强者的熔炉。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肌体,使人丧失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有位名人说过:“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由此可知逆境对人的促进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