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也说“怀才不遇”

2023年10月26日

周围

年轻时,与朋友们闲聊,常谈的内容便是“怀才不遇”。总有那么多的青年、中年、老年朋友们忿忿然。听其言,总觉得分析入情入理,办法又是那么恰到好处。私下里常发呆想,要是能把这些有“才”而不得遇的人都重用起来,即将为社会创造多么大的财富啊!可惜。

年事稍长,自己也渐有“怀才不遇”之感。总觉得自己这也能,那也行。而别人干得全不对,要是让我来干,不知要比他们好多少!偏偏种种原因,总也轮不到我“在其位”“谋其政”,可惜。

也算是30年风水轮流转吧,随着知青返城进了厂,一下子被领导看重,提拔成班组长。当时已30多岁的我,从来都是被领导者,总算有了个机会,管上十几个人,算是最起码的领导者了吧。自然是兢兢业业地干,勤勤恳恳地做了。初几年,还可以,连着被评为市级红旗班组。七八年下来,不行了,自以为自己的“才”远远比干个班组长高得多,于是“怀才不遇”感又油然而生。

思想上出了问题,工作上便显露出来。渐渐连班组长也干不好了。(其实是不好好地干)。再碰上一些具体问题处理得不好,上下关系都弄得很僵。一气之下,坚决地辞了职,还干普通工人一个。

快到退休,心平气和。回顾自己的一生,反躬自问,忽然想通了这个问题;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人以一生为期)“才”和“遇”并非孤立而无联系,关键在于把握和争取。

果然你有“才”,也许一段时间里由于各种原因,或者会委屈你几年,但一个人一生中难道连一次机会都碰不到吗?作为有“才”的你,有没有去争取机会、创造机会呢?一旦有了机会(当然也不一定是做官,也可能是管技术、管钱、管物)你抓住了吗?如果机遇来了你不敢抓,或抓不住,那你的“才”也有限得很。

一般来说,社会不会故意亏待某一个人的。你为社会作了多大贡献,你一生中表现出多大能力,社会大抵相应地给你一个恰如其份的地位和报酬,这便是普遍的,正常的,不大会发生错位的事实(不否认会有极个别的例外)。

社会常常对每个人都很公正。

也许你是有“才”,但你几十年来从未表现出你的才能,人家根本不知道,怎么可能用你的大才呢?所以,真有才,还要表现出来,不单是说,更要紧的是做。

也许你真有大“才”,可是你“还有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更大的“缺”全面完整的遮住了你的“才”,那你得赶快改去你的“缺”才能显出你的“才”。

总之,各种怀“才”的朋友们,表现出你们的“才”,抓住机遇,勤勤恳恳地干,几十年下来。社会大抵会承认你的“才”,给你一个与其相应的地位和报酬。千万不要如我一般,临到退休,这才想通了这个问题。

上篇:高架桥下(散文)
下篇: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零一周年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12/22/33667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