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12月22日
第4版
04

高架桥下(散文)

李安民

广深线上,火车从繁华闹市高楼大厦侧畔的高架桥凌空穿俊、巍巍壮观的景象以及高架桥下建设者在施工建造工程中所发生的动人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秋,当着全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铺轨结束,通信信号工程施工最紧张的时刻,我们受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派遣,组成摄制组,前往施工现场采访拍摄反映通信信号施工以及采用最新引进的VM—71世界先进的移动道芯大功率液压转辙VT技术实施情况的专题资料片,希望能为中国铁路史上这项具有意义的工程留下珍贵的纪录。

由指挥部专程赶广州迎接并给我们引路的公司宣传部肖部长告诉我们:“要找指挥部,最容易辨认的标志就是高架桥。高架桥多是工程穿越天险或闹市中心高难度技术集中的所在,因而多和指挥中枢相依傍。找到了高架桥,也就找到了指挥部,我们的指挥部就设在人口集中繁华热闹、高楼大厦林立的石龙车站侧畔的高架桥下。”

在他带领下,我们乘车南行,在广深线中部各城东莞市所辖的繁华大镇石龙车站,沿站内路基前行。当我们来到座落在一片荒草杂石铁轨材料堆积的材料场工棚前时,竟使人惊愕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片用旧石棉瓦搭砌起来的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工棚前,赫然挂着指挥部的木牌,棚前轰响着忙得顾不上关火等人的各种工程车辆。

谁能相信—个在改革开放中首先崛起的以繁荣富裕著称的特区明珠珠江三角洲上广琛线上修建铁路运输大动脉,并为这条动脉接通神经系统的通信信号工程指挥部,竟会在这高楼大厦巍然耸立的高架桥下搭起这么简陋的工棚。怎么也想不到,到了90年代的今天,特别是在以经济繁荣发展而闻名海内外的广深地区,为了修建这条能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金银之路”的建设者们竟还需要在历史的迥光中去吃苦奋斗、再受早应逝去的艰辛。特区高楼大厦与其侧畔高架桥下的低矮工棚,这是多么巨大的反差。这一饱含时代与历史面貌的对比,对我们铁路建设者的精神境界品德风貌、其本身不是一个多么生动的烘托与歌颂。

然而,正是从这高架桥下简陋的工棚中我们采访拍摄到了为高速铁路通信信号工程艰苦奋战,感人肺腑的一组组镜头:

难以忘记,当着总经理和总指挥一同视察工地,与工人们一起深夜打伞冒雨缚缆搏击风雨挑灯夜战时团结一心,夺取胜利的动人情景。

难以忘记,中秋节老书记探视工地和工人师傅们一起欢度佳节、乘兴泼墨,挥毫题诗,亲手分发给每人一盒中秋月饼与工人们共同联欢时共歌共舞的欢声笑语。

更难忘记,高架桥下低矮的工地指挥部中,早该退居二线的老指挥晃着满头白发持弄着墙角下扑扑冒着热气的中药锅支撑着病体坚持会战;年轻的副总段长尽扫大学校园里带来的书卷气赤膊伏身工棚中的木板行李箱上,坐在三条腿的竹椅上绘图办公选择施工方案的艰苦情景。

同时,还难以忘记,低矮工棚中工人床头摆放刚满周岁的爱子的照片和蚊帐杆头悬挂的装满开水随时准备整装出发的行军水壶

啊、高架桥下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努力奉献的通号人啊、林立的高楼大厦与低矮的工棚的反差烘出你们艰苦创业的坚强意志;干群携手、冒雨奋战与中秋之夜欢歌共舞表现出你们的手足性质,军旅风采;背着药锅,舍离爱子,奔赴工地的艰苦拼搏展示了你们的精神境界;全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高速度、高质量的如期竣工将记录下你们卓越的奉献;你们的功劳将同这条的不寻常的准高速铁路一同载人中国铁路发展的史册。

当着这条准高速铁路胜利通车,强化了广州与深圳的联系,为这个地区的经济繁荣与发展增添交通动输动脉做出贡献,当着人们坐上准高速线上舒适漂亮的列车外出旅行,一同敲响胜利锣鼓高歌庆祝的时候,人们将不会忘记你们。高架桥与桥下低矮的工棚都是历史的见证。高架桥下的每一个桥墩以及亲眼看到当时艰苦拼搏,英勇奉献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段光辉历程的目击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