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留柱
跳槽与挖墙角——打工杂记之六
不论是老板还是打工者,都希望对方能相对的保持稳定。尤其是那些重要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老板总是过一段时间就请这些人吃饭,以示亲近,这办法也的确能起到一些作用。内地去的一般技术管理人员在原单位待遇较低,干工作又多是公事公办,那能得到这份殊荣?自然有几分千里马遇伯乐之感。即使别处工薪稍高些,想想老板对自己的热情,也不忍“跳槽”了。
厂稍大些,下面的具体人事,老板往往顾及不到,或高层管理人员素质差些,难免不出现不愉快的事。有一电器工程师,由于对厂内主要生产设备,10台数控车床电器线路维修已达到得心应手的水平,为此很得老板器重。新来的生产部长对此并不知晓,当其正在修数控车床时,令其去移一电扇,这事一般电工都能干。工程师说没时间,部长认为不给面子,当即沉下脸,大发其火,两人立即吵了起来。月底发薪,扣了工程师200元钱。工程师一怒之下,卷铺盖就走。另一家对其垂涎已久的老板立即用高出原工资300元的工薪雇用了他。致使原厂的10台车床,正常开动率下降到月平均3台左右。
当然也有些人抱着打工就是为挣钱,谁给钱多就给谁干。这些人总是到处打听,哪儿的老板需要什么样人才,工薪给多少,反复比较,一旦认为可以,立即“跳槽”。这些人多是一些技术水平一般或才不对路之人。前种人由于只能对付一般技术问题,得不到重用,工薪自然较低,思想波动也较大。虽然连续跳槽,因自身素质不高,往往还会被“炒”。倒不如稳在一个地方,逐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工薪自然也会稳步上升。需知,再尖刻的老板也是人,人都是有感情的,而感情是靠时间培养的。有了感情,即使工作中稍有些失误,也会得到宽谅。而后一种情况就不同了,既然事业不对口,自身才能无法发挥,自然也不会被重视。一旦找到对口事业,再“跳槽”而去,必会是一番鲤鱼跃龙门景象。这种人自己跳得心安,老板失之不惜,倒是两全其美了。
由于当地技术人员十分缺乏,广东特区的人才竞争十分激烈。老板们经常派出得力人员去探听各厂的技术人员素质如何。如有对自己有用,而自己又无处可聘的情况下,就通过各种手段“挖”过来,俗称挖墙角。由于此法常会给对方造成巨大损失,老板之间闹得不可开交的大有人在。一老板厂内有一车间主任,不但技术和组织能力都很强,且还带有一帮技术工人。邻近一厂老板得知后,用高薪将这伙人一下挖走,致使这一老板厂内生产立即陷入瘫痪。两老板原是好朋友,为此大吵一通后,竟视为路人。持有技术成果的技术人员更是一些老板的重点猎取对象。有一集团厂,一名技术人员研制出一种全自动新型热水器,由于给的奖金少,引起技术人员不满。这事被当地两兄弟知道后,立即出资40万元,连人带资料一块挖到手。当年建厂,当年生产,产值竟高达2.5亿元,真乃挖墙角之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