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在国内市场低速、资金短缺、增支减利因素增大的严峻形势下,我厂加紧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增强竞争意识,面向市场求发展,保持了生产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1994的,我厂完成机床产量1315台,比上年增长12.8%,实现工业总产值8845万元,比上年增长42.5%;完成销售收入6489万元,比上年增长24.8%;实现利税71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0705元/人年,比上年增长39.7%;出口创汇4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9.7%;固定资产原值达到5426万元,比上年增长33.8%。94我厂人均创外汇4075美元,比上年增长29.7%;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比上年增长33%以上。
强化管理发展生产力。
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我厂坚持不懈贯彻落实厂长亲自制定的“以人为本,抓产品质量,抓经营销售,抓现场管理、安全文明生产,抓增产节约”的工厂方针,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靠制度管人,用政策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不断提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素质。
抓配套改革,建立灵活高效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
——转换分配机制,增强企业活力。1993年,我厂以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全厂实行了岗位技能工资制。94年又进一步完善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分配办法。对在新产品开发中做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评聘的一批高级工人技师和生产技术骨干和高精尖设备操作人员每月分别发给技术津贴。在科技管理上,实行自由结合、自选课题、技术项目承包,设立了技术进步奖、技术改进奖、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奖共三大类、十个等级,还特别设立了新产品开发效益奖,每年根据所创造的效益公开给予奖励。
一认真搞好清产核资工作,摸清了家底,同时,重新增补有关制度1个,修订有关资产管理制度3个,结合新的财务制度和《两则》要求,制订了我厂新财务制度初稿,顺利完成了新税制和旧税制的交替。
——转换用工机制,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截止1994年9月1日,我厂顺利完成了全员合同的签订和鉴证工作。
一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人事制度。在干部制度上按照“多换思想少换人”的原则,实行了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打破了干部与工人界限,提高了干部责任心和办事效率。
以销售为龙头,面向市场求发展
一九九四年,全国机械行业处于低谷,市场疲软、资金短缺、增支减利因素增大。我们树立以“外销为主,内销、外销一起上”的方针,以销售为龙头,紧紧抓住市场不放。划分了华北、西北、西南、中南、华东等片。在外贸上,全年我厂参加国际机床博览会6次,发展新用户5家,新建业务关系6家,并与香港、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客户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参加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机床博览会期间,出现了五大客商争做我厂产品销售独家代理的喜人局面。1994年,我厂出口车床801台,创汇441万美元,自营出口也取得了较大进步。
坚持科技进步,以质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产品要占领市场,关键要靠产品质量。我们坚持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加强企业管理。1994年对100余名新职工进行了质量教育,对全厂40余名班组质量员进行了培训,举办了质量知识竞赛,进行了质量改进和质量攻关活动,全年提出质量改进措施104项,已完成99项,整改率为95%,从而提高了全厂职工质量意识,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1994年我厂CS6140系列车床连续三年获市免检产品和陕西省质量信得过产品。我厂也被授予省质量效益型企业和省科技效益型企业。全厂有19名同志被评为质量信得过先进个人,有8名同志被评为质量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