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文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新形势下,有的企业竟然还是顽固地恪守“身份界限”的陋规旧章,极大地挫伤了职工参与改革和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事实是这样,那些继续坚持“身份界限”的企业一是在福利待遇上“分等论级”大作文章,什么“书报费、技能职称津贴”等只发给原具有“干部”身份的人,而其他“身份”的职工即是能力再行、职称再高只能靠边站;二是在任职的红头文件中,有意“画蛇添足”是职工的,其姓名之后必要冠以“工人身份”留一个仿佛“阶级成份”的辫子;三是企业实行聘任制,规定具有“干部”身份的定当聘用,而不论其能力大小、能否胜任。所有这些陈腐的思想观念,已经成为阻碍和制约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不可忽视的阻力。
当前,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就是意味着将原来具有全民、集体、干部、工人、固定工、临时工等不同所有制的身份消除,而全部纳入“企业员工”之列,原有的“身份”仅是一个档案内容。在建立“人员公平竞争,岗位优化组合”的社会激励机制中,这也是一个必然要求。所以在我们面临着改革已向纵深层次推进的紧要时期,只有顺应改革的历史潮流,坚决摒弃“泾渭分明”的身份界限,才能进一步增强全员职工的凝聚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企业发展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