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咸阳市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做好企业下岗职工的培训安置和为特困职工“送温暖”工作,从而较好地促进了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
咸阳市现有下岗职工近5万人,主要分布在纺织,建材等行业,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职工生活艰难。咸阳市各级政府和工会组织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培训、安置、送温暖活动,把为下岗职工办实事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这主要表现在:
——抓下岗特困职工档案和职工消费合作社的建立工作。目前,全市下岗待岗及特困职工已建立了档案,形成市、县(区)基层三级管理体制,已给6000户特困职工发放了特困证,使其能够按月领取困难补助费。截止去年11月底,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在“卖真货,标真价,送真情,讲真话”的办社原则下,先后成立基层职工消费合作社28家,入社社员6000多人,吸收股金30多万元,累计销售总额115万元,为职工减少支出17.25万元,受益职工达18万人次。
——多渠道,多形式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市劳动部门和各级工会组织通过举办再就业培训班,企业技术学校等形式,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下岗职工们“精一招,懂两招,会三招”。先后举办各种培训班50多期,有5800余人次接受了培训,已经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4000余人,其中各级工会组织出资兴办的189个实体中安置下岗职工1100多人。
另外,市政府还出台对特困市场免收工商税和部分税金,优先办理营业执照等优惠政策,并落实扶贫贷款300万元。 (张翟西滨 周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