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区居民在消费液化石油气、饮用水、食用油、奶制品等日常必需品时,出现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即向企业集资以利息代现金消费,参与者目前已达6万多户,并呈继续上升趋势。
温州市区目前约有10家企业在生产饮用水,市场竞争很激烈,这些企业便率先推出了在一定单位时间内集资以息代现的办法向市民供水。一般情况是以一年为限,交纳2000元到3000元,就可以息代现享用35到58桶每桶为3加仑的矿泉水及太空水,并提供饮水机1台。期满用户可领回本金。由于是定期送水到户,用户感到满意,目前约有4万多户人家在享受这一消费水的方式。从去年开始,这种集资以息代现的方式逐步向燃气、食用油、奶制品等领域扩展。集资3000元,每年可供液化石油气12瓶;集资2000元每年可
食用调和油16瓶;集资2000元可饮用10箱蛋奶。这种集资以息代现的消费方式的盛行与银行利率下调不无关联。有人算了笔帐:花7000元钱存银行1年得息500余元,但集资以息代现消费可得12瓶液化石油气,市价总值636元;可得价值448元共计16瓶的食用调和油;价值600元的蛋奶。三样合计为1684元,为银行利息的3倍多。且全部送货上门。
对于企业来说,这种方式使企业以低息的方式增加了更多的周转资金。7000元钱向银行贷款一年需付息932.4元。由于是产销直接见面,减少了商业中间环节,在消费者将产品与市价比较感觉获利颇多的情况下,企业并未吃亏
(《中华工商时报》97.4.1朱小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