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京夫
说她是一个国家,她却是一座城池;说她是一块国土,还不如说她是漂泊在浩瀚的太平洋与印度洋交汇处的一艘巨舰。不管她是什么,她叫新加坡,她光彩照人,美丽得令人惊讶。
我们驱车几经盘旋,爬上了新加坡的最高处——花葩山。花葩山是狮城的国家公园。山上绿树成荫,古木参天,繁花绕路,织出另一番锦绣山河。山上建有亭台楼阁,有许多景点,可供游人留连观赏。站在花葩山,狮城夜景,尽收眼底。在夜里,举目四望,狮城更显得扑朔迷离,是一片灯的海洋,灯的世界。
东边,远处,大海在视野里,一线沉沉。千万艘巨型船只,停泊在海上,灯火通明,如同海市蜃楼,幻若仙境。港务大楼附近,那座巨大的狮身鱼尾雕,若隐若现,只有借助山顶平台上的投币望远镜,才能清晰推到眼前。这是狮城的象征和图腾。海狮如今正向世界抖擞精神,任何一个国家,也不能小视这个只有三百万人口的国家的存在。西望,一座座别致典雅,掩映在绿树花丛中的花园洋房在夜幕里模糊了,只有灯光时隐时现地闪烁,而高层大厦却一幢幢突现在夜空中,明亮的灯火使你分不清那些是天上的繁星,那些是地上的光明。繁华的市井,车如流水,尾灯的红光,使条条马路像是流动的灯河。海上的灯火接着远方的天空繁星,城市的灯火接着海上的灯火,也接着天上的星光,海陆相辉,天地相映,新加坡的夜晚让人温馨,又让人迷醉,还有几分让人犯傻。这就是有着百分之七十的华人、百分之三十的印尼人、马来人等土著联合创造的现代文明,这就是三百万人民所抒写的诗章!一个孤岛,一个没有乡村依托、广袤的土地供养,一个没有资源的海湾,靠什么发展起来,并创造了人间奇迹呢?是人的智慧还是神的法力?早在中国睡狮苏醒,但还未真正抖擞精神时,处在这儿的海狮,已在奋起,向世界显示它的威猛和咆哮了。
海运是新加坡一大支柱产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加坡虽无陆上之便,但却有海上之利。海洋为新加坡提供了地利,独立使新加坡具备了天时和人和,他们扬长避短,以海利而求百利,临海,靠海,吃海,营海,作大海的文章。两洋交汇五洲通,左右逢源百业兴。真是海有多大,新加坡人的雄心便有多宽广。不禁联想到我国十几年来的发展,东南沿海走在前头,不也是海之利么?
皇家山,由英国殖民者当年驻军的山,如今已不显其高,倒是淹没于一座座高耸的楼宇中了。那儿也是座公园,新加坡人只把那当作历史的孑遗,保存在自己的记忆里。独立后的新加坡人,任凭世界风云怎么变幻,他们心无旁鹜,以发展国力去迎接挑战,勇敢地去走自己认定的道路。他们在世界几个国家有着训练有素的军员储备,也可以在非常时期全民动员起来,面对任何挑战和威胁,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也可以向某些大国说“不”。
星月和灯光辉映下的九重藤,在花葩山上开得艳艳如火,一拨拨的游人来了又去了,有少数年轻情侣仍携手驻足,依栏眺望着海上和城市的夜景。海风把凉意吹上山来,带着大海特有的腥甜气息,夜深了,而城市和海上的灯却更密实更辉煌,更有了若影若幻的迷离,我们如同置身于童话般的美妙世界里,久久不愿下山。离开时,我忍不住道了一声:“新加坡,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