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忽闻《廉政歌》

2023年09月28日

文/杨乾坤

江苏出了一首《廉政歌》,就很使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兴奋,及时报道中,情殷殷而意切切,可见重视之程度。

政事的久远,最少也应追溯到母系氏族的,而廉政云云,大抵是长时期付出了高昂代价方才取得的经验,太沉重了。没有腐败的猖獗,哪会有廉政之说?深受腐败之苦的人们,自然对廉政视若神明,而宝爱非常。《廉政歌》应时而生,似也说明国人对廉政的赞同和憧憬。其歌词内容我虽不知,大料它总不会有“今朝有酒今朝醉,让我抱得美人归”之类的表白,或者小男人小女人的思呀想呀泪呀爱呀的情调,必是自重自律贯穿其中,而充满阳刚之气无疑。

充满阳刚之气,实当称庆,唱起此歌,自有正义和使命感在,扶正祛邪,定会大有裨益。何物腐败,害得国人苦矣!此种苦矣,是一种存在,也是一种无奈。对于腐败的为虐,其察识不谓不明,忧患不谓不强,且深知此祸水的伺机而恶变:由偷偷摸摸,到半遮半掩,再恶化,竟近乎赤裸裸的了。腐大恶,于是乎反,着一反字,足见仇之大,恨之切。反腐,人们自然而思廉。廉大善,于是乎倡,倡廉,也是指出向上一路,无可非议,譬之《廉政歌》之属,犹是教人为政清廉,见贤思齐,而自重自律的。

然而细细思量,总觉得对于廉政,若仅付以“倡”字,便见轻淡。倡者,倡导而已,法纪对其不好规范约束,如何不忧虑产生可行可不行的歧意。倡导任尔倡导,事情他自为之,谁能奈何。即如移风易俗,本在倡导之列,可在物质大肆吞没精神的当口,就硬是让它尴而尬之,何况是事关重大的廉政。

“政者正也”,当然要当官的先正其身而垂其范,并使公仆们廉洁自守,此事应在必须之列,绝对含糊不得。故尔在反腐的同时,倡廉的提法似显得中气不足。倘若以“行”易“倡”,改倡廉为行廉,端的如何?因为着一“行”字,境界全出。唯如此,廉方好有着落。“倡”固然是善举,“行”则更为实在;“倡”固然有道德之规范,“行”更有法纪之约束。行廉行廉,便是做官的准则,只可遵而行之,不容物为其用,随意取舍。要不然,可能于事无补,甚或形成一种讽刺。反之,只要行廉切实,纵使不闻《廉政歌》又有何妨?想当年,刘青山、张子善的人头,挽救了多少灵魂,肃整了多少吏治!那时似乎也无歌曲以纪其事,但那正义的枪声,抵得过多少篇宏论和宣言!

所以对于言行,人们大抵是重行的,“歌永言”虽能吟咏心声,但在不少时候,也只是唱唱而已,有多少人去认真思索其内涵?有耳边风,谁保准就没有穿口而过之风,来是空言去绝踪?而且依据中国的老例,无声每每能胜过有声,因而唱响的且勿喜,当心的倒是那不声不响地搞龌龊。密匝匝似蚁排兵的出国风光,乱哄哄似蜂酿蜜的大肥私门,闹嚷嚷似蝇趋血的刮地皮……哪一桩是烧得坐不住而唱了出来?公款吃喝,一年耗费上千亿,多少个红头文件还是管不住一张嘴;清除腐败,红头文件下得还少么?行的尚且如此,何况是倡的、唱的。《廉政歌》用心良苦,作用当不至例外。但有倡倡唱唱之名,而少身体力行之实,结果可能如宋太祖所道:“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想到此,便更觉行廉之重要,而有无《廉政歌》,倒在其次。

上篇:没有了
下篇:涉渭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5/24/22103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