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谁来规范招牌

2023年09月28日

亮浩 严祥

招牌,商店、产品的“姓名”。对这一点,可能许多人都认同。但面对街头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招牌,我们又要问,招牌到底是什么?

招牌是政治。这恐怕难以得到认同。“四人帮”横行时,倘若把老板找来一问:“你开‘帝国酒店’什么意思?”这就够他受的了。能说招牌不是政治?开放了,招牌也“活泼”了。从“王宫”到“贵族”,从“霸王”到“魔鬼”,连“南霸天”、“新王朝”都出来了。现在不必从招牌上去抓“阶级斗争新动向”,开“南霸天酒家”未必就是“南霸天回来了”,开“新王朝夜总会”未必就是“天变了”。不过这类的招牌竟然可以注册登记,领到执照,说起来总让人感到奇怪。强调“经济头脑”,也不能一点“政治头脑”都不要嘛。“南霸天”有了,何不来几家“座山雕”、“刁德一”?

招牌是经济。这大概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招牌、商标、广告等,本来就是经济活动的产物。但“皇家”气派、“贵族”享受、“帝王”感觉招揽了顾客,获得了效益的同时,我们的两个文明建设,是不是“行舟冷落了浆一支呢”?

招牌是文化。这是被大多数商家忽略了的问题。商业招牌缺少“文化味”,举目可得。不知所云的英文加汉字、“豪门”、“贵族”、“大亨”、“马大哈”、“夜猫子”、“花花公子”也许正是反映了招牌后面的老板们的文化特征吧。

招牌是门面。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有些正儿八经的招牌,由于年长日久,或掉字或颠倒或“蓬头垢面”。这样的招牌,这样的门面,体现了业主怎样的精神面貌?

招牌,自它出现后,就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一种传播媒体了。西安是文化古城,那些反映拜金主义、享乐思想、封建色彩、洋奴意识的招牌,那些年长日久“红颜”衰,那些掉字、颠倒、语句不通的招牌,谁来管?23

上篇:203次列车:真“冷”
下篇:今年投入教育125万元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5/27/22106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