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203次列车:真“冷”
本报记者 柳江河
5月6日,我乘由西安开往安康的203次列车(双层空调车)去略阳采访,虽说只在车上停留了8个小时左右,但在该车上见到的一些事,印象太深了。
因采访任务急,我上车前才买了一张硬座票(13号车厢088号上层)。我一进站就找列车长,要求补办一张卧铺票。她说:接待了一个旅游团队,现在没有卧铺了。
列车启动后,我再次找到列车长,并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她看后还是那句话:没有卧铺票。这时我见一中年男子也找列车长补办卧铺票。随后,我又到补办车票的车厢,向工作人员出示了证件,对方说:列车长发号我们才能办理卧铺票。这时,我刚在列车长处见到那名中年男子补办了一张卧铺票。我不解地问他:不是没有卧铺票吗,你怎么弄上的?对方向我狡黠地一笑说:市场经济嘛!话完就向卧铺车厢走去。我只好回到原座位。
这天,西安的气温很高,乘车的人有不少穿着短袖、短裤和裙子。虽说车厢内挂着“无烟车厢”的牌子,但仍有一些乘客不停地吸着烟,因车厢是密封的,呛得人受不了,乘务员也不管,空气浑浊。5月1日,全国爱卫会等6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止吸烟的规定》,难道他们不知道?
203次列车过了宝鸡,进入秦岭,已是后半夜。这时,外面下着大雨,温度骤降,但车厢内的空调仍不停地放着冷气。我当时只穿了件短袖,冻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真后悔出门没带件上衣。我见不少乘客纷纷打开包,穿上长裤、长袖衣。但仍有少数人只穿短裤、短袖,他们没有带多余的衣服。
我实在冻得招架不住,去找13号车厢乘务员,让她把冷气开小点或关了。对方爱理不理地说:“我打不开门,没办法关(她是指控制空调的柜子)。”随后,她进了乘务室,把门关上。我不解,心想,能放冷气,为何就不能关冷气呢?我再敲乘务室门,见那名乘务员怕冷,用长袖衣抱着头睡觉了(我先后问了她两次,回答依旧)。
回到原位,我见凡是穿长袖衣长裤的人,都已东倒西歪地睡着了,唯独我们十几个穿短袖的,冻得在原地来回走动,双手合十,使劲搓着,嘴里哈着热气。还好,车内有充足的开水,我只好一个劲地喝开水,把保温杯抱在怀里取暖,喝多了,就不停地上厕所。一名40多岁的女士只穿了一件很薄的短袖,双唇冻得发紫,开始不停地打嚏喷。她冻得受不了,又去找乘务员,乘务员仍告诉她:关不了冷气,没办法!
列车在急驶,外面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车厢内的温度也越来越低。我见有的乘客冻醒来,从包内取出毛衣穿上,真让我羡慕他们有预见性。那名40多岁的女士又开始不停地咳嗽,双手不停地搓着双臂,上下牙一个劲地打架,那冷气就像针一样直往人的骨头缝里钻。我双手捂着满是鸡皮疙瘩的双臂,似睡非睡,朦胧中觉得身上暖和了些,一睁眼,原来是旁边坐的一乘客把她的花毛衣盖在我身上。我一个劲地说: “谢谢!谢谢!”经对方同意,我把这件花毛衣盖在那名40多岁女士的身上。她说什么也不要。我说:我马上就到站了,你天亮后才能到汉中,你要比我多受会儿罪。咱年轻、没事。那件花毛衣她接下了。于是,我又开始打开水、喝开水、上厕所,不停地活动,以增加身体的热量。
列车4:50分左右到了略阳。我见下车的几十人中,唯独我一人穿着短袖。13号车厢的乘务员站在车门旁,她穿着长袖衣,若无其事,还看着我。我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也许在想:这么冷的天,这人为啥还穿着短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