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积极造就和培养企业家队伍

2023年11月28日

张秦

国有企业的任何一次腾飞,都离不开具有开拓意识的坚强的战斗队伍。面向21世纪,一项紧迫任务就是要造就、培养、选拔一支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在经济建设中起“排头兵”作用的年轻的企业家队伍。

目前,国有企业家队伍的现状是人才匮乏、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素质不高、机制陈旧。

——人才匮乏。近年来,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我们对培养和选拔企业家队伍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另一方面企业用人制度的改革还没有彻底摒弃那些传统的用人观念和办法。同时,没有真正营造出使企业家脱颖而出并快速成长的大环境,特别是没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等,企业没有吸引力。目前优秀年轻干部都在向行政事业单位这座“独木桥”上挤,很少有人愿到企业去做优秀的厂长经理。这样以来,企业内部缺乏优秀培养对象,或因论资排辈优秀人才上不来,企业之外的优秀青年又无人愿去,致使厂长经理人才缺乏,从而使企业家队伍后继乏人。

——年龄偏大。目前国有企业现有的厂长经理35岁以下的人数极少,大多都是50岁以上的,有的已超过60岁。这种现状既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干部年轻化的要求。这类同志的优点就是经验丰富,处事老诚。但是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思想僵化,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单纯依靠经验去发展和壮大。

——文化程度偏低。在现有的厂长经理中许多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即使有几个大专以上的,也不是“科班”出身。这既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又不符合干部知识化的要求。这类同志凭老知识、老经验来驾驭企业在新的市场海洋中搏击,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适应。

——素质低。有些厂长经理政治素质不高,思想道德、工作作风不正。工作中不坚持民主集中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市场,主观臆断;或行为上不廉洁,私心大,以权谋私,公款吃喝,“庙”穷“方丈”富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导致企业连年亏损。

建立五项制度,培养企业家队伍:

(一)建立企业家评选制度。明确制定评选标准(条件)、评选范围、评选程序和办法,定期进行公开评选。并将评选工作制度化、长期化。

(二)建立淘汰制。每评选一次,都要公开表彰奖励一批,同时要淘汰个别不合格的。在他们中广泛开展创佳评差、企业经营能手升级竞赛活动,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家队伍建设之中,使他们在竞争中自我提高,自我淘汰,使后来者脱颖而出,使在位的产生危机感、压力感。

(三)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在评选前和评选后,都要不定期地举办厂长、经理培训班和企业家培训班、轮训班,或送出去进修,或挂职锻炼,或集体座谈交流经验,或组织外出参观等。通过一系列培训制度的落实,他们要尽量做到素质不断提高,敬业精神、开拓进取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强化。

(四)建立激励机制。要真正对他们政治上重视、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尽最大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和工作环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他们的工资、奖金、住房、农转非、公疗、提拔等方面问题要制定出倾斜和优惠政策,并真正落到实处。

(五)建立约束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各项约束制度,量化考核,目标管理。特别是要制订出各项廉政制度、企业审计制度、承包制度、诫勉谈话制度、重大事情报告制度等等,并经常性地利用民主生活会、个人述职、定期考试、组织人事部门专题考察等办法,加强党内外的监督,使他们在约束中健康成长,在监督中叉红又专。

上篇:企业缓解资金紧张的现实途径
下篇:国有企业亟需管理创新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6/12/34367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