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平
看云是一种乐趣,特别是在农历七月。
小时候常住外婆家,乡下的七月不如城里燥热,外婆家青砖屋很高大,屋外两边的枣树林连成一片,中午蝉鸣不息。躺在天井的竹椅上仰望天空,一碧如洗,没有云彩。偶有闷热天气,外婆就会摇着葵扇,叫我们看天上的云彩。
看云的最佳时候是七月初七,这天的云彩让人难以忘怀。傍晚红日西沉、残阳如血,外婆说是火烧云。云儿纷呈异彩,悠悠移动。时时变幻各种形状:一忽儿七仙女飘飘而至,一忽儿骠悍骑手摧马而去;刚刚显出亭亭玉立的少女形象,眨眼变成张牙舞爪的怪兽;时而象草原放牧的大地,瞬时而幻成崇山峻岭的危崖险壁……心随云游,神随云驰,你心里想象什么,云就会酷似什么。外婆说,天就是地的一面镜子,云里面每一颗星,代表地上每一个人,地上有多少人,天上就有多少星。
多少年过去了,外婆早已过世,再也没有坦坦荡荡地躺在天底下仰望天空看云的机会了。每当我跟随电视剧的情节悲欢起伏,又涌起小时看云的心情,蓦然想起外婆说天是地的镜子的话。戏就是生活的镜子,舞台似的人生,人生似舞台。小时候看云的时候,外婆特别提醒过我,那种黑云衬托红得发紫变化多端的火烧云最应该提防,它的背后,随时可能就是一场铺天盖地的大暴雨,让你猝不及防。
现在虽然很少看云,特别是在七月,但总在用看云的心情读剧中的故事,写平民百姓自己周围平平淡淡的生活,没有了儿时的幼稚和神秘。用看云的心情,看周围的人、周围的事,无时无刻地象云儿一样变化着,真真假假地诡谲地变化着。也有那种火烧云侵袭浇透的时候,水珠儿一抹,就过去了,第二天湛蓝的天空又是白云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