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力 王一甩
毛泽东,中国历史上一位顶天立地的伟人!伟人逝世后,收藏他像章的人多的不计其数,而王小兵可推为魁首。
王小兵是新乡市人大代表、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亨泰药业集团的总经理,但相对于伟人毛泽东来说,他仅仅是个“小兵”
然而,王小兵确实是个奇人!且不说他平素嗜好扳手腕,曾力挫群雄,当地人传其有“铁腕奇功”;不说他曾有过“四天四夜只睡18分钟”的“特异功能”,职工们戏称他有“熬眼奇功”;不说他办企业有“奇能耐”,10年内将一个鸡窝似的作坊式小厂建成了一座1600余万元固定资产、创利税400余万元的现代化企业,并将这个企业拱手交给国家;也不说他干事业有“奇点子”,短短四天为外贸出口,成功改建设备并批量生产,曾惊得西德巨商舒博展开长满黄毛的双臂,抱起王小兵狂呼:“奇迹!奇人!中国人,OK!”更不说他抓工作有奇效,曾创造了用96天时间、使有着2000余万元固定资产、9284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现代化亨泰药业集团圆满竣工并顺利投产的惊人记录。本文仅就小兵奇特的收藏爱好,—27年潜心收藏毛泽东像章总数达70000多枚、两吨多重、两万多个品种的惊人之举,你就不能不佩服这是个“奇人”了!
就因为王小兵这种矢志不悔的收藏爱好,才有了他与一代伟人毛泽东那种令人称道的“奇情”、“奇缘”!
(一)
年届不惑的王小兵,“金色的童年”是在“红色的海洋”中游过来的。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他背着书包上学了,书上念的是毛主席语录;口里喊的是“毛主席万岁”;胸上挂的是毛主席像章。“红色的海洋”掀起的“红色旋风”,使得他幼小的心灵里充满了对毛泽东的崇拜、信仰和热爱。因年龄太小,他没有机会见着毛主席。因此,他只能将这种纯洁真挚的感情移位到毛主席像章上。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枚像章是他当军管会委员的父亲送他的。他得到这第一枚像章时,曾半夜激动不已,在被窝里捂在胸口进入楚乡
在那个毛泽东像章风靡全国,比比皆是的年代里,王小兵踏上了漫长的收藏像章之路。他曾为一枚新颖的像章,遭过小伙伴们的“围攻”;曾在下学路上,受到过不明身份者的“偷袭”;参加工作之后,也曾用烟、酒和别人换过像章……,他把收集来的毛泽东像章整整齐齐地缀在白毛巾上,床角的箱子里,珍藏下了他儿时圣洁的情愫和辛劳……
到1975年时,王小兵已拥有像章3000余枚。
(二)
据有关史料介绍,那个岁月风靡全国,各种材质的毛主席像章,总制作量估计超过60亿枚。这种浩翰宏大的徽章制作工程,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作为共和国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作为一代中国人情感的像征,作为凝聚时代精神的艺术品,毛泽东像章构成了历史不能泯灭、亘古未见的徽章文化。为了她,中国人民克服经济上的困难,不仅倾注了狂热的政治激情,发挥了丰富的艺术创造力,而且动用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后来,随着“文革”的结束和毛泽东主席的故去,毛泽东像章也悄悄退出历史舞台,销声匿迹了。
而这时的王小兵,却进入了收藏毛主席像章的佳境。
他有一种预感:历史爱好回望,人们最易回首……因此,他成了收藏毛主席像章的有心人。1980年,他在医院当眼科大夫时,一患者向他透露了存有不少像章的信息,于是患者出院时,他亲自将患者送到家,一次获得像章近千枚。1983年春节,新乡市姜庄街一朋友告诉他,在部队当兵时,这朋友将应交而未交的几编织袋像章,用塑料袋装好,埋在营房的篮球架子底下。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过了春节的正月十八,他买了火车票,拉着这位朋友赶到武汉某部,在战友们帮助下,终于“地下取宝”成功,一次得到像章1600余枚。
在获嘉线材厂工作期间,由于长期从事业务活动,王小兵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于是,他业务做到哪里,像章就收集到哪里。在邯郸,有人告诉他某局有个小仓库存有不少“文革”遗物,他几经周折,经有关部门批准,打开了这个尘埃沉积的小仓库,一次又增加了2000多枚像章。1981年在山西高平,他以给人看眼病作报酬,换回了一幅毛主席挥手画像,这幅画像用无数块各种颜色的海绵精心裁剪、粘贴而成,近看像水彩描绘,远看似油画笔力,十分珍贵,至今王小兵也弄不清作者是谁。但有专家论证;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孤品!
1989年,王小兵出差在沈阳,发现邮电局门前地摊上有6枚珍品像章,但因为对方要价太高,自己囊中羞涩,无奈,他留下押金,半个月后,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这6枚建国前和“文革”前的像章。
(三)
正象王小兵预料的那样,当巨人毛泽东走下神坛,历史进入新时期后,毛主席像章,又重返人间。人们的收藏意识日益增强,毛泽东热持续升温,毛泽东像章价值倍增。于是乎,有人胸前又佩上了毛主席像章,出租车里挂起了毛泽东画像,音像市场上,《红太阳》摇滚歌星磁带畅销不衰,卡拉OK厅里,歌颂毛泽东的歌曲倍受青睐……
而这时的王小兵,已经在全国的收藏市场,交了数不清的内行朋友,各种奇特、罕见,珍贵的毛主席像章,随着他孜孜不倦的追求,接二连三地辗转到他的手中。
到1993年,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爱好者,收藏已经丰满,初具规模了。一个清朗的初春,我国几个有名的收藏毛主席像章的大家闻讯而至,当他们看到王小兵收藏的像章不仅数量惊人,金、银、铜、铁、钢、纸、木、丝、陶、塑料、玉石、海绵各种材质俱全,而且拥有建国前和延安时期的像章8种11枚,拥有1965年前的像章达217枚时,他们惊呆了,连连称奇叫绝,自叹弗如!
王小兵讲,仅仅收藏,那只能是一个保管员。作为收藏家,重在对藏品的研究和探讨。他在繁忙的工作中,把大量有限业余时间都化在了研究毛主席像章上。随便拿出一枚,他都能滔滔不绝地数道出这枚像章的质地、历史背景、发行数量等等,一枚像章就有一段历史,就有一个故事,听来,活像一个渊博的史学家在讲授中国革命斗争史!
(四)
在河南省获嘉县城东,有一座占地450平方米的毛泽东纪念馆,它富丽堂皇,肃穆庄严。门前,毛泽东的儿子毛岸青亲笔题写的“毛泽东纪念馆”六个大字沉稳刚健;前厅,毛泽东的汉白玉坐像神态安祥;展厅内,3万多枚毛主席像章星罗棋布,整个建筑,浑为一体,既有北京毛泽东纪念堂的造型,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这座耗资43万元的宏伟工程,是王小兵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于1993年联合社会各届人士共同集资,于是年12月26日落成的。几年来,王小兵将自己收藏的30000多枚毛主席像章无私奉献出来,摆放在该馆中供人们观看,已接待了近百万参观者。该纪念馆现已被河南省确定为社会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去年9月9日,为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20周年,新乡市博物馆和收藏协会在新乡市东岳庙举办了“王小兵个人收藏毛泽东像章精品展”。开展之日,各届人士络绎不绝,一天接待达数千人之多。面对许多新闻记者的采访,身为河南省毛泽东像章收藏协会副会长的王小兵诚恳地说:我收藏的不仅仅是毛泽东像章,也是一种不朽的精神。如今有些人生活富有了,精神却空虚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要加强两个文明建设,这种展出活动,对人们理想、信仰和追求的树立,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