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十年磨一剑,大学梦终圆。两个大学毕业证记录着我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

十年圆就大学梦

2023年09月26日

文/金钢

“文化大革命”开始那年,我升人初中。其时,校园里骤减了朗朗的读书声,频添了高音喇叭中的口号声。红卫兵小将大串联参加斗批改,学工学农学军就是不学文化。1970年末,我穿上绿军装,满怀一腔热血,带着几分缺憾,赴大西北戌边。

斗转星移。从部队到工厂,上大学的渴望从未泯灭。“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1984年,而立之年的我终于以艰辛的努力和较高的分数考入本省一所重点大学的全日制成人大专班。尽管我已是一名“大”学生(班上30、40岁者居多)但总嫌时日短,便贪婪地猎取知识,每天学习10个小时以上。我盼望考试,早考试,早毕业。又害怕考试,翻开课本都会,合上页码记不住。天长日久,我摸索出几套在学习、考试中屡试不败的“绝招”:白天喝一大杯浓浓的咖啡(亦可用“陕青”替代)提神,夜晚服两小片“眠尔通”助睡;用棉花揉成圆球状后“双豆塞耳”,即可避开喧嚣干扰,进入探求知识的境界;口念三次,手写一遍,反复揣摩,理解为先;暑天“冷加工”,端来一盆凉水,两只脚朝水里一放,祛热解暑醒脑;寒冬伫立户外,虽然冻得鼻头发红脚丫子发麻,但脑瓜子格外好使。两年下来,我以平均86分的考试成绩学完了20门必修课,并见缝插针地选修了3门课程。毕业之后,工作起来感到得心应手,我感到知识就是力量!

商品经济的大潮汹涌澎湃,我无心朝那金光灿灿的“黄道”上迅跑,去发那个叫人眼热的“财”。一门心思想着:“多文为富”、“积学储宝”,我认为有了金钱未必就能成为一个“值钱”的人。1994年,进入不惑之年的我,又一次参加成人教育函授本科班考试并被录取。这是一所教学质量相当不错、管理严格的学校。学校距家约10公里,一年四季,从不缺课。即使到外地出差也屈指计时赶着回来上课。每学期开设五、六门课,作业题四、五十道,看书、整理课堂笔记、写心得体会。总想多学一点,学深一些。晚上挤时间,不休双休日。同公园影院久违,靠妻子里外操劳,与小女少了亲情。平日里不放过加班加点的机会,但一概要假不要钱。积攒下来的换休假,就留到考前复习时再用。经过艰苦努力,去年年底,我顺利地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回首走过的这段求学路,两次入学,两次毕业,也许是巧合,整整相隔了十年。“十年磨一剑”,大学梦终圆。两个大学毕业证,记录着我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是时代重塑了我。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第一次流浪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7/1997071207-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7/12/21481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