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全国第一个家庭军功章博物馆

2023年09月26日

文图/王书春

在沈阳市铁西区保工街一处普通的民宅里,我看到了陆君祥的“军功章博物馆”:在不到15平方米的小屋里,墙壁上挂满了严格分类的军功章,组合柜、书柜里装着军功章的珍藏品。陆君祥一边给我讲着,一边用红绒布擦着那些军功章,满脸自豪与幸福。

陆君祥收藏的军功章,从红军时期一直到现在,每一历史时期的军功章和勋章、纪念章、徽证章、领花、肩章,在他的“博物馆”里都有。红军时期的“八一奖章”、抗日时期的“独立自由勋章”、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勋章”。1933年中华苏维埃人民政府在瑞金颁发的“红星奖章”,都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了。

这些极有价值的军功章,陆君祥是如何收集到的?让我们走进陆君祥的生活中,听他讲这1200枚军功章背后的故事……

1978年秋,他从许多资料上得知,国外有许多军功章博物馆,而中国没有。军功章可以说是最好的历史见证,收藏它是非常有价值的。陆君祥便萌生了收藏军功章的念头。也就从那一天起,他的休息日就没在家过过,他走遍沈阳市的所有旧物市场,像大海捞针一样找寻着每一枚军功章。陆君祥在沈阳水泵厂工作,他是中国水泵行业政研会的副秘书长,出差机会多,他跑遍了全国百余个城市,每到一处他不像别人那样去游山玩水,而是一有空就跑旧物市场。

1979年秋天,陆君祥在市场上见到了两枚军功章,那是冀晋军区颁发的“红旗奖章”,他知道这奖章非常珍贵,最后,他以30元的价格买下了那两枚奖章。要知道当时陆君祥一个月的工资才38元6角呀!那时,他刚结婚不久,拿着两枚军功章,低着头走进家门,等待着妻子的数落,可妻子张滨华没有说一句话。她跟陆君祥在农村青年点谈的恋爱,他明白丈夫的追求。那天晚上,陆君祥手摸着心爱的军功章,看着一无所有的家,心里好不是滋味。妻子看到眼里,她告诉陆君祥:“我们都是苦过的人,我不怕苦!”那一刻,陆君祥真的感动得哭了。那个月的后半个月,两口子没有开火了,各回各个家吃饭去了。

1992年春天,陆君祥在市场上发现了珍贵的“抗日战争胜利十周年纪念章”,对方要价1500元,他给对方交了订金,就回家凑钱去了。可他哪有那么多的钱呀!他的钱几乎都用于买军功章了。无奈,他把多年收藏的王莽时期的一套“大泉五十”古钱币卖掉了。

1993年冬,陆君祥到南京出差,他卖完返程的火车票就去了市场。在市场上,他看到了一枚“淮海战役一等功奖章”,他花了450元买下了。他的身上还剩6元钱。从南京到沈阳,要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那6元钱,只能买几袋方便面。

1996年秋,陆君祥到玉门出差,为收集“人民公臣”和“解放西北纪念章”,他先后4次去酒泉。每次往返要在沙漠里坐七八个小时的车。沙漠的天气变化不定,热起来能烤死人,冷起来让人浑身发抖,在那样的气候下,陆君祥舍不得钱买吃的,晚上回来后又渴又饿。同事问他那样做值得吗?陆君祥只是笑笑。

陆君祥是地地道道的工薪阶层,从收藏军功章开始到现在,他的收入始终是低的,从1978年的月收入38元6角到现在的512元,他妻子的收入还没有他多。他们还有一个已经念高中二年级的儿子。他家的生活是一般水平。可为收藏军功章,陆君祥已经十多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了,他的妻子也没有一件像样的首饰,连头发都不敢到美发厅去做。他给我讲一件让人非常感动的事:“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儿子兴冲冲地告诉我他买回一个军功章。我一看,原来是“解放华北纪念章”。儿子说他在公园玩,看到有人卖,而家里又没有这一枚,他就花40元钱买下来,那40元是他姥爷给他卖球鞋的钱……”说到这儿,陆君祥的眼里含着热泪。

1995年9月,陆君祥去哈尔滨、黑河等地出差。别人都拿一些旅游鞋、日用品换俄罗斯人的皮毛衣服,可陆君祥去换了40多枚反法西斯战争的军功章。一位前苏联红军老战士,衣服上挂满了军功章,可他不卖军功章,他说那是他一生的光荣,怎么能用军功章换钱呢?陆君祥用生硬的俄语反复向老人讲了自己的意图,老人被他的真诚感动了,把最珍贵的一枚送给了他。旁边的几位老者也都把自己的军功章给了他。从此,陆君祥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军功章达到了130枚。

今年6月21日,一个中年男子到单位来找陆君祥,他说他在电视上看到了陆君祥收藏军功章,就把他父亲的军功章给送来了。他的父亲名叫杨清泉,是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军人。陆君祥看着送来的军功章,那是一枚“解放奖章”和一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立功奖章,还有证书,最可贵的,还有一个军功章袋,那是解放区人民送给这位老英雄的,上面的字迹还很清楚,4个大字是努力立功!下面的小字是:陕西紫阳三区汉王乡第三村妇联会员刘仕亮做。这个中年人不收钱,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陆君祥到处收集军功章,可他还有过一次送军功章的经历呢!那是1994年,他从《人民日报》上读到一篇通讯,记叙了一位名叫孙明芝老人的事迹。这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立过11次功的战斗英雄,从转业至今30多年对自己的事迹守口如瓶,当了30年多年的农民。他从老英雄的照片上发现那一排军功章唯独少了一枚最重要的代表赴朝作战最高荣誉的“国旗勋章”。他想,像孙老这样参加过20多次战役、5次负伤的特等功臣,怎能没有“国旗勋章”呢?正好,陆君祥去南京出差,办完事,他坐了一天的汽车又走了10多里的山路找到沐阳县周家沟老英雄的家。这位当年在一个月时间内用机枪击落3架美机的老英雄,没想到千里外会有人把花2000元买来的军章送给他。

采访要结束了,陆君祥跟我谈了他收藏军功章的一些想法:“我现在的军功章,有许多非常值钱,光金质和银质的就是1公斤还多。许多搞收藏的大款想出高价买我的军功章,可我永远不会出卖一枚军功章。有一天,中国有了军功章博物馆,我要把它全部捐献给国家……”

上篇:静海寺秘闻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8/1997080205-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8/02/21664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