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宏顺
家住四楼,不知鼠辈从何而来,厨房壁上之鱼肉被其咬缺叼空,天黑便如梭来回,啃柜爬灶实难容忍。于是,以药毒之,但鼠辈狡猾至极,不中毒计。万般无奈,决计养猫一只,以克鼠害。
小猫实在可爱,一会儿钻到家人的胯下,一会儿蜷缩到家人的床上,亲热的双眼时闭时开,真是宾至如归,安然泰然。
恰是这种可爱,使家人顿生后顾之忧。别家常失猫,我们家的小猫是否也会逃?于是乎,小猫颈上多一铁环,铁环上多一根麻绳。小猫日夜被拴在饭桌上,以桌腿为圆心绕来绕去。家人想:猫既逃不了,又可将鼠吓走,可谓两全其美。
果然生效,鼠辈逃之夭夭。但好景不常,鼠患依然。于是,家人骂道:“懒猫!死猫!”对小猫顿生漠然之情,以掌击之,以脚踢之,甚或捏住后颈将它摔得惨不忍睹。最终,割断麻绳,使其自然。
不料小猫不仅不逃,当夜深人静时,进犯家中的鼠辈之首领被小猫逮住。我们亮灯看时,大老鼠正在小猫嘴里叼着,惨叫着抖着尾巴。真乃大快人心。家人说此乃真“虎”也!
之后的几天,鼠辈未敢犯境,器物无损,家中安然。于是,小猫更显可爱。因为宠爱它,更担心它走失,又以麻绳拴之。
不多久,鼠辈复狂然。家人又责怨小猫居功,变懒,打之踢之摔之,小猫惨叫。
又一日深夜,只听饭桌如雷鸣般隆隆作响,不知何故。家人起来观之,原来是小猫蹬直四脚,朝老鼠扑去,然因被麻绳所系,无法捕获。小猫愤然,全身颤抖,激怒得大声喊叫,杀气腾腾。家人恍然大悟,正欲割绳而放之,让其自由,不料猫已挣断麻绳,冲上窗台呼呼喷气,直直瞪眼。
翌日寻猫,猫已不见。
初几天,夜深仍不闭户,亮灯坐待小猫归来。然而,痴等多天,未见小猫踪影。
迫不及待,寻巷问邻,数点小猫之功劳与外形,姑嫂奶奶皆叹惋,未见此猫。
回家抚摸那麻绳,那桌腿,感慨诸多,引咎忏悔起来:由于爱它而夺去了它的自由,它因失去自由也失去了可爱之处。猫本是好猫,原因在于家人不懂猫。它大约去寻找能够理解它的户主去了呢?忏悔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