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李保平
乔安山,今年57岁,铁岭市运输总公司货运公司退休工人。乔师傅在退伍后的30多年里,默默地助人为乐,一生以雷锋为楷模。到地方报到的第一天,他要求组织上为他保密,不要提他是雷锋生前最亲密的战友。由于与1963年的那次雷锋意外伤亡的事故有关,乔师傅一直觉得他与雷锋有着一种极特殊的关系。他告诉孙子,你有两个爷爷,一个是我,—个是雷锋。
乔师傅不愿抛头露面。去年清明节,他领着全家8口人在雷锋的墓前种下了一棵长青树。乔师傅患有脑血栓,他担心这种扫墓的机会要越来越少。去年,当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王兴乐找到乔师傅请他拍片子时,乔师傅说:“最好拍我们班的其他战友,他们比我做得好。”编剧又回来找到乔师傅,对他说:你不能在压抑中过一辈子,通过你可以反映雷锋,你应当把雷锋精神延续下去——这是乔安山有生以来诚心诚意接受的一次采访。
于是,1997年的中国影坛出现了一部震撼人心的力作:《离开雷锋的日子》。
乔师傅说,学雷锋涉及到—个做什么人的问题。他说做好事也不是容易的。一次,他坐火车出差,想起老班长雷锋“好事做了一火车”的故事,便拿起扫帚清扫车厢垃圾,满身出汗,倒不是因为累的,他觉得满车厢的人都在看他,看得他很不自在。乔师傅说后来就习惯了,觉得和自己家里一样。
影片中乔安山有一句话:别人可以不学雷锋,但我不能不学雷锋。生活中的乔师傅对自己的行为问心无愧。他说,我是个普通人,我说什么话不见得有多少人听,但我可以影响我身边的人和我遇到的人。一次,乔师傅看见两个人因为撞车发生口角。乔师傅上前扛起那台撞坏的自行车对两个人说:“车子由我拿钱,不就是这点事儿吗?”车子修好后,两个当事人不好意思,争相付钱,并主动握手言和道:不打不成交。
乔师傅理解:做好事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