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说筷子

2023年09月26日

文/单修治

最早,人类是靠狩猎为生。当年,打回的猎物吃的时候是用手撕、拉、扯、抓。现在有些少数民族的手抓饭,可能就是先民们那种手抓方法的沿袭。后来,人类进入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于是在吃的过程中研制出了刀子、叉子,这就是用刀切用叉戳。现在所谓西餐吃法,可能就是那种用刀、用叉吃法的继承。再后来,社会发展到农业生产阶段,人们吃饭开始讲究起来,才用起了筷子。筷子的使用,是中国特色,至今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

不过,筷子开始并不叫筷,而叫箸。那时,船行走在江河之中,有许多忌语,如“翻”,不能说翻身,只能说转身;如姓“陈”,不能说姓陈,只能说姓耳东;如“箸”,不能说箸,只能说快。因为“翻”,与翻船相关;“陈”,与沉船相关;“箸”,与停、慢相关。箸改快,快上边加个竹字头,就变成筷了。

箸,不要小看它是一个吃饭的工具,在它的背后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韩非子·喻老》篇中记载了《啼象箸》之事。有人献给商纣王一双象牙筷子,纣王很喜欢,箕子见了却大哭起来。别人问他为何啼哭?箕子回答说:“用了象牙筷,就会觉得陶器做的汤羹盆不配,要用犀玉盏盆;用了象箸玉盏,就会嫌菽藿等饭菜粗劣,要吃旌象豹胆,吃着山珍海味,又觉得穿住的不配,要‘锦衣九重,广室高台’,这种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而国王一旦变得奢侈腐化,国家就危险了。”后来果然不幸被箕子言中,纣王从用象箸开始,最终落了个国破身亡的下场。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到最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唯刘备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了一惊,连手中的箸也落于地下。时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一边拾箸,一边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刘备在这里极力装扮为胸无大志的人,不令操生疑。后人诗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建国后任过陕西省省长的赵寿山,在“九一八”事变后任汉中绥靖区司令时,赠送部队每人特制筷子一双,上边烙印着他亲笔写的“每饭莫忘国难,举箸须念民艰”,以增强官兵抗战救国思想。

筷子也是一种文化。报载,上海有位“筷子”收藏家蓝翔先生,收藏了古今中外2000多双筷子,编著出版了《筷子古今谈》,把筷子的历史研究到几千年前。

上篇:如可何防止头发早白
下篇:人家的老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8/1997083006-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8/30/21742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