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个日本商人的中国情结

2023年09月26日

文/漠人

1997年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派出一支阵容强大的国际考察队,对尼雅进行本世纪最后一次也是最大规模的考察。据有关人士预测,这座神秘消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古代王国,届时将比敦煌更出名

去年12月份以来,这条简短的消息经新闻媒介传播后,犹如一声惊雷,迅速在海内外引起震动。这个在尼雅古王国沉寂沙漠2000年后,又使其重现昔日辉煌的,是一位日本僧人和实业家。他被《人民日报》比作当代的鉴真大和尚。这就是目前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顾问及新疆大学名誉教授的日本老人小岛康誉。

尼雅地处中国版图“鸡尾”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腹地,是西域著名36国之一的“精绝国”。那时,在商旅来往不绝的丝绸之路南道上,尼雅是一个虽被内陆包围却又具有国际性的繁华大城市,是连结中国汉王朝与罗马帝国两大文明古国的重要中转站。唐代以后这座闻名古城却在茫茫沙漠中消失了。

1901年,世界著名探险家英国人奥里尔·期坦因,在尼雅河下游发现了尼雅王国遗址,从中掠走了许多希腊风格的家俱,还有700多件出土的用久已灭绝了的怯卢文写在小木片上的文字资料及汉文木牍等,价值连城。消息传出,震动了世界。欧洲和日本的一些冒险家蜂拥而至,又陆续盗走了大批文物。

小岛康誉是一位僧人,又是日本的珠宝商,他对丝绸之路以及沿途曾经兴盛过的各种文化,有着独特的浓厚兴趣。10年来,他一直是丝绸之路佛教遗迹保存私人基金的主要捐款人之一。这位身材瘦小剃着光头,爱着黑色和服的学者,多次来过中国,曾为保护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的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集资一亿多日元。并出版了《丝绸之路的点与线》和《丝绸之路——新疆之行》等著作。小岛康誉先生说:“在新疆残留的许多遗迹,曾被日本人在内的许多外国探险队所践踏,掠走了大量的文物,给文化遗产和人们的心灵留下了许多创伤。”他曾多次主动提出,要为新疆最为迷人的古代遗址提供考察和保护经费。新疆文物部门介绍,在塔里木盆地南沿的尼雅遗址,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遗留下来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遗址。尼雅从本世纪初被发现后,曾以它宏大的规模、丰富的出土文物,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使许多世界著名学者为之倾倒。为了研究那些出土的神秘木简、木牍,一些学者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早期的尼雅遗址“探险”和“发掘”,都不是科学和完美的,这给今天的考古工作者留下了许多迷茫和遗憾。例如,为什么尼雅的国民当时要放弃他们的家园?为什么所有的怯卢文敕令和命令都是用粘泥封印好的?等等。这次介绍,引起了小岛康誉的极大兴趣。时隔不久,他就自筹资金发起并组织了中日尼雅考察队,自任日方队长。

从1988年11月4日,中日共同尼雅遗址考察队“进军”尼雅王国开始,小岛康誉每年都随中日队员闯入“死亡之海”,进行艰苦卓绝和考察工作。这是一种以生命为赌注,与酷热和沙暴抗争的探险。迄今他在大漠尼雅荒城共计生活了51天,成为自尼雅被人类废弃之后在该“王国”中逗留时间最长的人。在此期间他先后7次进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小岛先生说这一生令他最难忘的是1993年的那次考察,那年10月20日,他和新华社对外部的李希光先生等,对尼雅王国进行了自斯坦因以来最大的一次考察,凭借各种精巧的高技术装置,包括精确制定尼雅位置的全球系统定位仪,他们在长20公里,宽7公里的古遗址中发现了一座雄伟的佛塔,李希光先生称它是尼雅的“人面狮身像”。旁边有一座寺庙,则是希腊艺术与佛教艺术融洽的范例,人称健陀罗艺术。还有1500年前建起的大片房屋,它们有过道、雕梁画栋的大厅和居室。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发现了保存完好的13具裹着1000多年前中国丝绸的尸体和30块写在胡杨树木板上的神秘怯卢文。这里还有西亚的玻璃器皿,希腊的艺术风格、健陀罗的装饰图案,印度的棉织物,黄河流域的锦绢漆器和纸片等。难怪学者们说,尼雅是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古伊朗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在地球上的一个罕见的交汇点。

据李希光先生撰文介绍,小岛康誉负担了中国尼雅考察队的几乎所有的经费。这几年他的个人收入大约一亿多日元,全部用在了尼雅考察活动中。据了解,他根本不是什么大财主,他甚至从银行借款投入尼雅的考察。为支援丈夫的活动,小岛康誉的夫人连自己拥有的高尔夫会员权都不惜卖掉。在个人生活上,他极其俭朴,从不乱花一分钱。小岛先生至今没有自己的房子,没有自己的专车,每天坐地铁上班;早饭吃面包片儿,中午在附近的公园里一边和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聊天,一边一起吃面包。

小岛先生如此钟情于新疆,他周围的一些朋友大为不解,因为迄今为止用政府的资金进行文化交流的人和项目多得是,但全部用个人的资金却不多见。其次,在日本像小岛康誉这样,有1百万花1千万,用于几十年后甚至几百年之后才能见到的社会效益令人费解。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小岛先生对尼雅的钟情与执著却与日俱增。他说,他热爱新疆,热爱辉煌灿烂的中国尼雅文化,他愿继续为保护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竭尽全力。他还要求死后把自己的骨头埋在中国新疆,埋在尼雅。他在考察活动中除宣传文物保护外,还大力宣传环境保护、自然保护的重要性,为了保护尼雅特有的古代生态环境遗存,他要求考察队员们不得将生活垃圾遗留在遗址。在尼雅,中日队员总是看到他一有空就在营地周围和遗址区内捡垃圾。沙漠里昼夜温差达40多度,晚上寒风刺骨冻得人无法入睡,虽然附近到处是干枯的胡杨树可以燃烧取暖,但是小岛先生和考察队为了保持尼雅的生态原貌,禁燃篝火取暖。

1996年5月,考虑到尼雅遗迹已扬名海内外,必将引起众多的探险家和旅游者的青睐;另外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带正在进行的石油开发也涉及尼雅地区,于是,他们马上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保护建议。当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发布了禁止去尼雅等沙漠古城探险旅游的禁令。保护了在尼雅荒城中2000年前房屋的房柱林立和残留的数万棵枯萎的胡杨树。

小岛康誉保护中国西域和丝绸之路文化的真挚情感深深打动了新疆人民,新疆人视他为真挚的朋友,聘请他为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顾问和新疆大学名誉教授。我国政府还向他颁发了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的荣誉证书,表彰他对尼雅生态环境的巨大贡献。

上篇:没有了
下篇:西方国家告别高福利时代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9/13/21563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