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跃泉
报载: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赵正启应邀到美国的英特尔公司访问时,被一家公司会议室墙上的“会议规则”所吸引,会议规则的内容是一连串提醒会议主持者和参加者注意的问题:你知道本次会议的目的吗?什么样的会议是有效?你知道你在这次会议中的角色吗?会议将由谁作结论?什么是有效的会议结论?会议的结论将如何执行?赵市长感到这个“洋”《会议准则》对端正我们的会风,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发扬求是务实的工作作风有借鉴意义。访问离别时,赵启正向美国公司郑重索要了这份“洋”《会议准则》,并译成中文后挂在了上海浦东新区管委会的会议室里。
改革开放这些年,我们学习借鉴西方洋人的管理技巧,先进技术和求实精神,为改变我们落后的传统和方法,推进社会进步,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某些国人学洋崇洋,笔者实在不敢恭维。诸如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和各种豪华“超前”消费,坐洋车、穿洋服、喝洋酒、抽洋烟,挥金如土、毫不吝啬。某些企业头儿,职工年不见薪,他手里却拿上“全球通”手机,腰里还要别个“BP”机,早上跟着轮子转,中午跟着桌子转,晚上跟着裙子转,硬要“洋”上一个“阔老板”的名号。还有中国“土”话还说不准,道不清呢,就搔首弄姿地把“再见”说成“拜拜”,把“聚会”学成“帕提”,明明是中国“粥”也要认成日本的“料理”,好象这样才能体现超常“不俗”,洋气潇洒。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这使我们想到在一个相对贫穷的大中国里怎样进行改革开放,怎样谋求发展,怎样不仅要总结发挥自己优良的东西,而且要吸取国际先进的科学知识,管理知识以及“洋为中用”,发展自己。在拿来和借鉴中千万不可丢掉国情这个现实,不能丢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要分析“拿来”的洋东西是不是符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求,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汲取什么、摈弃什么界线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