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6岁的西安市电信局修配厂工程队队长史言广,看上去是位普普通通的人,但在古城西安通信大发展中,他带着一支过硬的施工队伍,12年安装程控电话设备38万门,新建扩容移动通信基站73个,建成126、999两个寻呼台。由于他们敢打硬仗,项项工程速度快,质量优良,不但得到同行的赞评,也得到外国专家的高度评价。这支队伍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班组”,队长史言广连续四年获局“突出贡献奖”,去年被评为“西安市劳动模范”,今年又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说起来让人惊奇,“铁队长”带的这支队伍,人员不足20个,平均年龄40岁左右,文化程度偏低。但他们承接的全部是尖端通信设备的安装任务,在每项优良工程的背后,凝结着他们辛勤工作的汗水。
那是1985年,当西安市引进第一个日本F150万门程控设备,要在钟楼局安装时,在没有施工队伍的情况下,副局长吴茂荣亲自挂帅,从修配厂组织了以史言广为首的20多人的施工队。这些过去在车间里和车床打交道的工人,面对那些写满洋码的洋机器,一下就傻眼了,他们急得团团转。在工程施工方面,“老外”咋说就咋办,尤其工程设计,“老外”根本不让插手,外国人轻蔑的眼神和口气,深深地刺痛了史言广,这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1972年由西藏转业到局修配厂的工人,和他的徒弟吴质朴开始啃书本。外文看不懂,他们在图纸上作标记一遍遍请教外国督导,原理搞不清,白天拿到施工现场向懂行的人请教。终于掌握了安装国外进口市话设备的全套技术。攻克了技术难关。以后他们的安装速度越来越快,2万门程控设备19天装完,原计划3个月左右的工程,他们只干23天。外国督导开始对他们刮目相看。
安装设备,速度快只是一个方面,而把好质量关,既是今后确保通信畅通的关键,也是施工队伍能否站住脚的生命线。史队长经常给队员强调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的道理。每次施工,他都在现场监督,发现哪里质量不合乎标准立即推倒重来。由于工程质量过硬,这支小小的施工队因此享誉三秦,不但干局内的活,局外也有用户找上门来请他们去施工,甚至有新疆等地的施工队派专人前来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
史言广的施工队,在西安的通信建设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没有他们攻克不下的难关的良好印象。由于信任,局又交给他们安装移动通信基站的重要任务。他们从安装市话设备转向挺进“大哥大”系统,又是一个新的课题摆在他们面前,好在史言广和他的队友们已积累了安装设备的丰富经验,他们一边学习新知识,一边投入工作。刚开始,美国人还是瞧不起普通的中国电信工人,不和他们握手,不和他们坐在一起,连施工也命令他们必须按美方的施工习惯走。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一次史队长坚持按中国的国情布放电源线,双方经过争议,史队长言明了若按美方要求布线,但出了问题美方要负责任。果然,按他们的施工方式失败了。在美方的苦苦央求下,史队长领着队员按我方的施工方式,布出了横平竖直的电源线,美方督导佩服得五体投地并一改过去的傲慢,而是老远见了史队长就微笑,握手,请他们吃饭,甚至愿以每天60元美金的薪水,让这支施工队跟美方随队施工,但史队长拒绝了,他说:“我们是中国人,应该为西安的通信发展做贡献,因为我们的根在这里”。
(张彩云 赵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