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笔者来到太白小区,为公交车辆适宜不适宜搞语音广告,走访了某集团驻西安办事处,一位姓强的女士客气地接待了笔者。
出乎意料的是,当说明来意后,强小姐便马上承认当时做这个广告时就想到了这种广告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对于那些每天都要坐车的人来说,的确是有些为难他们了。 “既然已考虑到这一点,为什么还要做这种广告呢?”我问。强小姐嫣然一笑,“这不是很明显么,语音广告差不多是现在各类广告中最便宜的了,而且对于那些在西安坐车的外地人而言,这种广告的确有一定的宣传作用。另外,整个语音广告服务系统,都是由公交公司提供的,既然广告部门认可这种媒体的存在形式,我们公司不妨一试,即便有什么问题,也和我们没有直接关系。”
本报实习生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