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巫山云月惊神女西陵飞虹照平湖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侧记

2023年09月26日

本报宜昌三峡坝区专电(特约记者朱强章 刘邦云) 1997年11月8日15时30分,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个特殊的时刻——亘古奔腾东去的长江,被中国工人用智慧的双手“斩”断了: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胜利实现了!

烟水空濛的长江上,隆隆汽笛,阵阵鞭炮,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沉寂了千百个世纪的峡江沸腾了,一道七色彩虹更立西陵:龙口合龙了——中国治江史上翻开新的华章。

11月8日,是所有炎黄子孙们的盛大节日。峡江两岸,彩旗招展,欢歌笑语,处处洋溢着一派节日的喜庆。山头上,道路旁,挤满了来观看大江截流的人们;大坝上,工地旁,林立的彩球汇集成五彩的海洋。

“现在,我宣布,大江截流合龙开始!”李鹏总理一声令下,“呯、呯、呯”三枚信号弹凌空而起,100多辆巨型卡特自卸运输车排成“铁龙”向龙口移动,大决战开始了。

最先冲向龙口的是编号为J“041”的美国进口的卡特彼勒77吨自卸车,曾参加过葛州坝截流的葛州坝集团劳模、共产党员朱显清,屏神凝气地驾驶着这个庞大的“铁家伙”,向大江龙口抛投下了第一车石料。几吨重的石头在湍急的龙口水流中激起几米高的浪柱。第一个推土机手雷元斌,立即驾驶着目前全国最大的D11N型卡特彼勒推土机,把刚刚“泻”下的石料推平压实。紧接着,上下围堰的4个堤头上,延伸到龙口的“铁龙”,在龙口两米处停下来,一阵“狂吐”,巨石、泥沙俱下。以横扫千军万马之势,向江心进占。大雾、油烟、哨声、机声、水声交汇成一支雄壮无比的大江截流交响曲,定格成一幅千年难逢的风景。

虽有长缨在手,千百年来狂奔东去的“苍龙”未必轻易“驯服”,缚之可能反之。葛洲坝集团的“工程抢险敢死队”早已停驻在上下4个进占工作面“恭候”,只要“苍龙”“咬”佳“铁龙”的“头”,“工程抢险敢死队”将立即出动,救起“失足”落入“龙口”的“铁家伙”,保存“战斗力”。救护车、消防车、水上救生快艇,马达隆隆待命,随时准备对付“情况”?“下游围堰发生了36平方米的堤头坍塌。”15时13分,有工作人员向截流现场指挥部报告——截流水深大,戗堤下压覆盖层深厚,截流施工时,堰体可能发生大范围的堤头坍塌。一切尽在科学的预测之中。情况紧急,马上采取措施,合龙继续顺利进行。

15时27分,龙口上空的空气凝固了:龙口只剩下一条窄窄的小口,江水在戗堤周围“徘徊”,长江在“残喘”了,大江截流成功就在眼前。

15时28分。15时29分。15时30分——这个炎黄子孙盼望了大半个世纪的时刻终于来了。“咣哧”一声巨大的闷响,最后一车石料“塞”住了龙口,“残喘”的苍龙终于被“铁龙”卡断了脖子。顿时,两岸进占作业的工人冲上对接的堤头,形成一堵人堤。拥抱、欢呼、脸庞上有拍打“龙口”的长江水,有漫过双眼的泪水。为了这一刻的“相聚”,他们不知披星戴月战斗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离开妻儿老小多少时间。

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贺恭,看到大江截流成功,竟然老泪纵横,拥抱着,呼喊着,挥动着胳膊……

17时30分,三峡大坝工地再传捷报:上下围堰形成两道坚实的长堤,奔腾的苍龙被“咬”住了,工地上再一次涌起欢呼的热潮。

为了使大江截流顺利实现,有2000多名员工鏖战西陵,有450多台套机械激战峡江,土石方填筑量达6.2万立方米。

夜幕就要降临,三峡工地点燃了“不夜火”,赶来观看大江截流的人们久久舍不得离去。他们百感交集。陶有财大爷今年70岁,库区二线水位移民,家住三峡坝区太平溪龙潭坪村,一家老小6口,为了看截流,用背篓背了柚子和炒花生,象过节一样,凌晨4点就上路了。“孙中山、毛主席在世时,就说要修个大坝,现在真的修了,我算盼来了。”陶有财老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来自湖北石首玉皇岗的赵宜川一把拉住记者的手,要求记者在龙口附近为他拍张照,千叮万嘱要求记者把照片寄给他……

人们需要三峡工程,人们支持三峡工程,人们建设三峡工程。

“……全国人民每度电加了4厘钱,三峡工程,全国人民都有贡献……”李鹏总理这样说。

夜幕降临,大坝工地依然难眠:合龙的堤头需要加高加厚。为了巫山神女守候多年的云月,为了这八千里的平湖,为了这更立西陵的长虹,他们激战犹酣……?

上篇:我省各级人大换届选举全面展开
下篇:通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11/19971111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11/11/21849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