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名角救场趣闻

2023年09月26日

王志强

戏曲名角以其精湛的舞台表演艺术征服了无数的观众。在五彩缤纷的舞台生涯中,演出难免会遇到出岔子的“危机”,而名角们却往往用睿智和丰富的经验,巧妙地来个临场发挥,化险为夷,令戏迷们津津乐道,传为佳话。

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早年演出《妻党同仇报》时,在剧中扮演一个童养媳,由于经验不足或者是怯场的缘故,在台上竟一再忘记台词。他急中生智,一忘词就“哇哇”直哭,边哭边想。因为剧中童养媳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有苦无处诉,有怨无法申,成天价只有以泪洗面。梅兰芳临场发挥,演出童养媳边诉说边泣哭,十分贴切,梅兰芳动情的哭声,也令观众无不动容,演出效果竟然比原先排演的还要好,这一出“苦戏”也大获成功。

另一位京剧名角谭鑫培,一次适逢他扮演《黄金台》中的田单,匆忙间未戴纱帽,出场后才发觉,这时观众也注意到了这一纰漏,有人便乘机起哄。谭鑫培灵机一动,不紧不慢念出一段开场白:“国事乱如麻,忘却戴乌纱。”这自言自语的道白,既切中剧情人物身份,又切中时弊,一语双关,发人深思。从而化险为夷赢得观众的嘻笑,剧场气氛也活跃起来。

盖叫天幼年家贫失学,据说只会写“盖叫天”、“学到老”六个字。一次他演《林冲》一剧,当演至林冲误入白虎堂这场戏时,大幕拉开,堂前挂的却是“指日高升”而不是“白虎节堂”。显然后台掌事失误了。当盖叫天扮演林冲一踏上场,四下一望,已经念出“来此……”才知堂牌有误,他略一沉吟,就省去了“白虎节堂”而代之以:“……是何地方?哦,是了,想必是商议军机大事之处,不可久留,我……我还是走了吧。”一个一语解危的“是何地方?”避免一场哄堂大笑。据他后来说,他见布景挂着“旭日海水图”,知道那四字必是“指日高升”所以只有临阵乱编了。不过他识字功夫差却凭着丰富的舞台经验和临场不乱的素养,救了一场戏。

川剧著名须生,自贡籍艺员何玉廷,一次在《关公下江南》中扮演关羽。由于他自恃技艺高超,并未做演出前准备,开场锣响过他还在悠然自得地抽烟。按剧情上场时“关羽”应手舞“青龙偃月刀”,可在慌乱中,何玉廷操起一支木棒匆忙登场,一亮相,看台上戏迷开始哄笑鼓噪,要看他如何出丑。何玉廷也顿然醒悟,但事到那会儿是无法子了,“救场如救火”何玉廷用手把锣鼓一招,唱道:“下江南我把关刀失掉!”鼓乐班子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随即继续伴乐,何玉廷继续唱道:“到而今只落得棒棒一条!——叫儿郎,——”(帮腔齐应道:“啊!”)赶快去把我的关刀找!”唱音一落,他将木棒往后台一掼,木棒竟象走路般,有节奏地跳进后台去了。后台帮手立即甩过关刀,何玉廷一个虎步前跃,接刀在手,舞将起来,才开始唱此出戏的正文。这一小插曲,令观者耳目一新,台下戏迷叹为观止。

荀慧生当年演《卓文君》,当演至卓文君与司马相如酬唱传情,正欲裁简作书时,却忘带那张作为道具的白绢纸,在一旁与之合作的芙蓉草(赵桐珊)立即扯下一片水袖递了上去,以之代绢,才算应了急。荀先生对此十分称赞他说,主配角应当心气相通,互相帮衬,这是赵先生的戏德,大家称之为“绿叶状元”当之无愧。

上篇:捡报
下篇:小香玉、麒麟童姓名的来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11/19971111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11/11/21852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