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蓝恩发
曾经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林彪选婿”事件,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页永远地翻过去了。然而,当年险些成为“驸马”的林正义却一直没有摆脱新闻界的追逐,许多人费尽周折地找到他,想为他写传记,想以他为原型拍电视剧,都被他一一回绝。
如今,五十七岁的林正义已经是辽阳市文联主席。
当我们在他的寓所见到他时,老者举止儒雅,谈吐斯文,一个学者形象。几个小时的采访中,林正义只谈书法和文学,而回避谈他的过去。
“林老师,给我们讲讲你年轻时的那段传奇经历好吗?”
“不讲了,不讲了……”林正义微笑着摆摆手,“如果你们一定要了解那段经历,都在这里面呢。”说着,林正义从书房里取来一本他以亲身经历创作的《命运之神》。
这部十多万字的“纪实文学”,我们是一口气读完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当年那个文弱的书生,是怎样走过这段坎坷的岁月的。
品学兼优,差点成了“附马”
林正义早年的理想是当个医生,1960年,他报考大学时的第一志愿就是辽宁中医学院,后来,因为外语成绩的影响,他被辽宁大学录取。林正义大二时便开始搞文学创作,先后有许多作品发表,毕业时,他本想到电影制片厂或搞专业创作,可辽宁大学为了留住这个学生,竟将他的档案藏起,这样,林正义一毕业就成了一名助教。
留在大学工作可以过上平静的日子,可以潜心从事文学创作,他很满足。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灾难在等着他。
那 是1968年8月,辽宁大学的校园里。来了两名神秘的不速之客。这两位来自北京是来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的。他们找到学校中文系军宣队,说是为“中央首长选秘书”。客人提出了选秘书的具体条件:“要求政治清白、身体健康、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还有一个前提条件,此人必须是未婚。身高要在1.70以上,年龄要在26岁左右,要五官端正、仪表不俗,最好学文科的。”这样的条件,近乎有些苟刻,但因为是政治任务,军宣队的负责同志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因为他立刻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林正义。
接下来的几天,军宣队的负责同志总是频繁地来找林正义,今天要些文章看看,明天要几幅书法作品,当时,林正义并不知道军宣队的人要干什么。直到有一天,军宣队的负责同志找到林正义要一张近期照片,他才感觉到生活中可能要发生什么,至于究竟要发生什么,他也不知道。
这期间,北京的客人已经派人到他的家里仔细进行了内查外调。
大约半个月之后,两位神秘客人亲自接见了林正义。一见面,其中一位自我介绍说:
“我们是空军党办来的,部队现在需要具有高等文化水平的人才,我们了解你的情况,认为你比较合适,你愿意参军吗?”
林正义这才知道,原来是部队来选干部,他当即答道:“我愿意参军。”接着,客人告诉林正义他们要回北京汇报情况,期间,叫林不要离开学校,不要去游泳,等侯部队的命令。
接着,这两位客人找了个摄影师为林正义拍了一大堆照片,便回北京了。
几天后,客人再度回到沈阳,他们给林一.张去北京的卧铺票:“你明天去趟北京,首长要见见你。”
林正义到了北京后,首长秘书将他安排在空军第二招待所二楼的一个单间。第二天,秘书领着他去见“高级首长”,那位首长只是问了问他的家庭和生活情况。
就在他来北京的几天后,林正义成了一名军人。
又过了几天,有人告诉他要到杭州去一趟。在杭州的西子湖畔的一个疗养院,空军报社正有一个写作小组住在这里。林正义被安排与空军报社的同志见面。这一天,林正义见到了最后一位人物,林彪的女儿林立衡。林正义被安排和这个写作小组一起活动了几天,他们一起参观了几家工厂。
最后的一天,有关人员安排林正义与林立衡单独交谈。
——我在北京就已经见过你了
见过我?什么时候?
——记得有一次在京西宾馆演出《红灯记》吗?那天,我也去了….
聊着聊着,林立衡忽然转过话题:
——你同我接触好几天了,对我有什么看法?
——你在副主席身边长大,政治上是很强的,又熟悉部队生活,我应该好好向你学习。
——不谈这些好听的,你有什么看法可以提出来。
——以你现在生活中的位置,是得天独厚的,有很多别人不具备的条件。要说不足,我觉得,如果不注意,你可能脱离群众。
听了这些话,林立衡再也没有说话,林正义也沉默起来。
第二天,陪同林正义的人郑重地对他说:“你和林立衡交个朋友怎样?”这句话,像声惊雷,使他彻底醒了,不由得想起自己到部队的整个过程一一种种考查、特别外调、在校园里的拍照……原来,这一切都是在为“林副统帅”选婿!
可在当时,林正义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就这样,他身不由己、如履薄冰地与林立衡处起了对象。
在这个期间,林正义与林立衡有过多次接触,可他对这位首长女儿的印象并不十分太好,所以俩人在一起谈话也并不那么投机。
1969年9月,林立衡最后对林正义给了这样一个评价:“老实、聪明、幼稚、自负。”之后,这段奇缘就结束了。
由于这桩特殊的奇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有一条无形的锁链在林正义的身上,让他感觉异常沉重。
寻找心灵的宁静
经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林正义显得稳重而刚毅。
1972年5月,林正义创作了小说《延安的种子》,这篇作品在当时影响很大,后来这篇作品还被收入了全国中小学课本。同年,他被借调到上海《朝霞》杂志社当编辑,1976年,他被调到南京军区任创作干事。
1979年,组织上开始追查他的问题。这一年,他被遣送回老家辽阳,在一家企业当工人。直到1982年,他才被平反,恢复了党籍,南京军区算他从1982年转业。
1982年5月,林正义调到辽阳市文联.任《太子河》杂志社编辑部主任,1994年,辽阳市文联改选,林正义当选为文联主席。
坎坷的人生经历,化为林正义文学创作的能量,多年来,他坚持深入生活,笔耕不辍,相继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A市轶闻》、纪实文学《命运之神》等作品。
1993年,林正义倡导、发起了考证曹雪芹祖籍在辽阳的巨大工程,参与主编了《曹雪芹祖籍在辽阳论文集》、《曹氏家谱发现始末》。经过这些年的潜心研究,这种说法已经得到“红学界”的认可。林正义设计的:“红楼梦”集邮册,更被视为珍品。
林正义从四岁开始练书法,如今,他的书法作品已经有相当的品位,有300多幅为日本、东南亚书画家所收藏。
林正义说:“在我伏案创作时,我可以寻找心灵的宁静。对我来说,这是最重要的。”